[实用新型]用于便携式终端的SIM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7516.9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军;苏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便携式 终端 sim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终端的SIM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SIM卡。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技术进步,便携式通信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随身携带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尺寸也向更轻更薄发展,其中,传统智能手机在功能手机基础上,除了必备的用于身份认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还会配备大容量高速存储的T-Flash卡(一种极细小的快闪存储器卡),简称TF卡,用于扩展手机自有存储容量。
其中,T-Flash卡作为扩展用的高速存储卡,解决了智能手机在存储照片,电影,以及游戏应用等方面手机自身容量过低的问题,推动了高清摄像,高清影视等在智能手机方向上的发展,例如:使用32GB的T-Flash扩展卡,可以存储超过800张Jpeg相片以解决摄影爱好者随拍随走的需求,以及存储超过240分钟全高清视频以解决影视迷的移动电视需求,并且还能够同时安装数十个游戏/学习/运动等应用程序,可见存储能力之强大,而且,目前尺寸最小的T-Flash卡的尺寸为如图1所示的11*15*1mm规格;而如图2所示的12.3*8.8mm尺寸规格的Nano-SIM卡是新一代手机微型SIM卡,相比第一代SIM卡,Nano-SIM卡尺寸减少了约60%,其更小的尺寸为降低硬件布板面积等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是,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的便携式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普遍需要配备两个插槽,即SIM卡插槽和T-Flash卡插槽来使手机能够同时安装SIM卡和T-Flash卡,但是,在手机内部设置两个插槽显然需要占用手机较大的内部空间,而这显然是与当今便携式终端的更加轻薄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此外,由于传统的便携式终端需要使用如图1所示的T-Flash和如图2所示Nano-SIM卡两种卡,显然这也将消耗了更多的资源以及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SIM卡,能够在实现对便携式终端的用户身份安全认证的同时还能够使便携式终端具备存储容量扩展的功能,并且同时降低存储卡/SIM卡厂商的制造成本,以及缩小智能便携式终端的硬件电路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SIM卡。
该SIM卡包括:
一基板,其中,基板内部封装有存储器芯片和用户身份验证芯片;
第一组金属导电结构和第二组金属导电结构,其中,第一组金属导电结构和第二组金属导电结构安装在基板的同一侧面;
其中,第一组金属导电结构与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相连接,第二组金属导电结构与用户身份验证芯片的接口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组金属导电结构在基板的侧面上以阵列方式排布。
优选的,第二组金属导电结构在基板的侧面上以阵列方式排布。
优选的,存储器芯片为数据存储器芯片。
优选的,基板的尺寸小于或等于T-Flash卡的尺寸。
可选的,存储器芯片的接口通过多个管脚与第一组金属导电结构相连接。
可选的,用户身份验证芯片的接口通过多个管脚与第二组金属导电结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张SIM卡上集成用户身份验证和数据存储功能,从而可以避免使用多张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卡槽的空间,达到缩小便携式终端的硬件空间的效果,还能够降低存储卡/SIM卡的制造成本,从而与便携式终端趋于轻薄的发展方向相同步,符合微型卡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T-Flash卡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Nano-SIM卡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IM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SIM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7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行业通用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