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J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0195.8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5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峻峰;唐建中;孙志为;李伟;司维;李波;胡辉;章卓睿;袁红伶;李星逾;董坤;李鹏;王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王峻峰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腔J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J管端头卷曲,由于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以及腹腔或胸腔积液、脓肿,以及扩张的胆管,的治疗性引流。有利术后康复。因引流管在体内呈“J”形,保证引流管不容易脱出体外,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术后康复。
但是目前的J管都是单腔单管的,单管手术中只能进行一种操作,且单腔的功能较单一,只能用于引流,需要插入导丝时因其单腔过大,导致插入位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J管,解决了现有的J管单腔,功能少,不方便手术应用,方便术后同时引流加冲洗治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双腔J管连接部,双腔J管连接部的连接部管身一端为三角形、且截面上设有两个J管接口,连接部管身为中空的硬质管身,管身内设有两个腔室,连接部管身的另一端套有把手,J管连接J管接口,J管截面为圆形,内设有一个小圆孔通道和一个大圆孔通道,分别连接管身的两个腔室。
进一步,所述J管的管径外径为1.5~6mm,里面小圆孔通道的通道直径为外径的1/6,大圆孔通道的通道直径为外径的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头双腔设计,功能多,手术过程更加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腔J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腔J管连接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J管截面示意图。
图中,1.双腔J管连接部,2.连接部管身,3.J管接口,4.把手,5.J管,6.小圆孔通道,7.大圆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双腔J管连接部1,双腔J管连接部1的连接部管身2一端为三角形、且截面上设有两个J管接口3,连接部管身2为中空的硬质管身,管身2内设有两个腔室,连接部管身2的另一端套有把手4,J管5连接J管接口3,J管5截面为圆形,内设有一个小圆孔通道6和一个大圆孔通道7,分别连接管身2的两个腔室。J管5的管径外径为1.5~6mm,里面小圆孔通道6的通道直径为外径的1/6,大圆孔通道7的通道直径为外径的3/5。
使用时,将两根J管5从连接部管身2一端的J管接口3插入,从连接部管身2的另一端穿出,可将导丝从J管5的小圆孔通道4内插入,并在连接部管身2的一端套上把手4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腔可以进行J管引流的管道(如胆管)、脓腔等进行管道及脓腔的冲洗治疗。应用范围: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肾结石、肾积水,它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的重要作用;以及腹腔或胸腔积液、脓肿,以及扩张的胆管,的治疗性引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
1、柔软、高弹性:材料拉伸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300%。
2、生物安全性:无毒,生物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王峻峰,未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王峻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0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引流组合装置
- 下一篇:负压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