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0932.4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朱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李娜娟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一种重要的声学部件,用于将声波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传出,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微型扬声器通常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外壳和前盖,外壳和前盖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在有些微型扬声器中为了防止振膜发生偏振,还需要设置一个定心支片,定心支片的边缘部固定在外壳上,中心部与振膜固定,其边缘部与中心部之间通过多条连接臂连接为一体。目前,微型扬声器的振膜是由非平面的折环围成,在微型扬声器组装之前外壳、振膜、定心支片和音圈均是相对独立的部件,在进行微型扬声器组装时,需要先将振膜和定心支片用胶水粘接为一体,再粘接音圈形成振动系统,然后再将整个振动系统用胶水粘接在外壳上,即将振膜的外边缘粘接到外壳上,从而使得振动系统悬空在外壳内。此种外壳、振膜、定心支片和音圈均为独立结构的微型扬声器组装工序复杂;另外由于各部件均是单独加工成型,在加工每一个部件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公差,各部件结合后累积公差大,从而导致微型扬声器的装配定位精度低,装配难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此微型扬声器组装工序简便,装配定位精度高,装配难度小,生产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外壳和前盖,所述外壳和所述前盖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音圈和定心支片,所述振膜为硅胶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定心支片注塑结合为一体;所述定心支片包括中心部及环绕在所述中心部四周并与所述中心部连接为一体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及所述中心部均与所述振膜注塑结合为一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心部为矩形的片状结构,所述振膜与所述定心支片注塑结合后形成一封闭的平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心部为矩形的环状结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一球顶,所述球顶覆盖在所述中心部的中空位置处。
其中,所述振膜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注塑为一体,所述外壳与所述振膜相结合的部位设有若干容胶槽,所述振膜与所述外壳注塑结合后,所述振膜的外侧边缘镶嵌在所述容胶槽内。
其中,所述音圈粘贴在所述中心部的下侧。
其中,所述中心部的下侧设有与音圈引线电连接的焊盘,所述定心支片的材质为FPCB或导电金属薄片。
其中,所述外壳为两端敞口的环状结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下端的导磁板,所述导磁板的内侧固定有内磁铁和内华司,以及环绕在所述内磁铁和所述内华司外周的外磁铁和外华司,所述导磁板的外表面裸露在所述外壳的外部。
其中,所述导磁板上设有后出声孔,所述导磁板上对应所述后出声孔的位置设有导声槽,所述导声槽连通所述后出声孔并由所述后出声孔延伸至所述导磁板的边缘,所述导磁板的外表面突出于所述外壳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外壳的侧壁下端对应所述外磁铁的位置设有避让槽,所述外磁铁的外侧表面裸露在所述外壳的外侧。
其中,所述外华司的外周设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部,所述外壳的侧壁内侧对应所述定位部的位置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嵌于所述定位槽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振膜为硅胶膜,振膜的中部与定心支片注塑结合为一体,定心支片包括中心部及环绕在中心部四周并与中心部连接为一体的连接臂,连接臂及中心部均与振膜注塑结合为一体。振膜与定心支片注塑结合,即在振膜成型的同时就将其与定心支片结合成了一个部件,因此在进行微型扬声器组装时就省去了将振膜与定心支片粘贴到一起的工序,从而简化了微型扬声器的组装工序,消除了定心支片与振膜之间的加工公差,装配定位精度高,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中心部为矩形的片状结构,振膜与定心支片注塑结合后形成一封闭的平面。定心支片中间不裁空可以当球顶用,节省了部件,也简化了微型扬声器的组装工序,同时降低了振动系统的重量,提高了微型扬声器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0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