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结构中管缆用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1474.6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伯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结构 中管缆用 转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辅助部件,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中旋转结构所使用的管缆用转盘。
背景技术
机械工程应用到的设备中,大多数都有配置的线缆、气管、水管等辅助部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线缆、气管等都随着设备整体转动,管缆甩动范围较大,容易造成操作人员伤害,;长期旋转,也会使气管和线缆发生扭转,影响气管和线缆的使用寿命。传统方法是使用带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支撑软管作为支架减缓旋转结构中气管(线缆)摆动幅度,由于在旋转过程中速度快、加之负载大,使气管和线缆的支撑软管产生的较大的惯性,导致气管(线缆)发生大幅度的摆动,使气管(线缆)的两个固定端连接根部极易发生疲劳而折断,不仅投入大、使用寿命短,而且也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旋转结构中管缆用转盘。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结构中管缆用转盘,包括同心套装在一起的内套和外套,二者分别固接在底板的内外圈上,且与底板垂直设置;底板底面上固接有连接座;旋转结构中的管缆盘旋设置在底板上。
该转盘的内套套装在旋转结构中的转轴外圆周,底座通过连接座与旋转结构的机架固定连接。
转盘还包括一个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支架下板,二者固接为一体,且二者之间构成90-120度夹角;支架上板和支架下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支架下板通过连接孔与底板连接固定。
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盘旋与底板上的管缆用固定件固定与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作成本低,能够保证管缆随旋转结构同步转动,避免了管缆和旋转设备直接连接的甩动问题,减少人员伤害,大大延长气管(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转盘和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套1,内套2,底板3,连接座4,支架上板5,支架下板6,连接孔7,支撑体8,定位槽9,主轴外套10,连接法兰11,抓手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6,本新型所公开的这种管缆用转盘,包括外套1、内套2、底板3和连接座4,外套和内套为两个中空的圆柱筒体,底板为带中心孔的环形板体,内套和外套同心固接在底板的内外圈上,且与底板垂直设置。底板底面上固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上带有螺纹孔。该转盘的内套套装在旋转结构中的转轴外圆周,底座通过连接座与旋转结构的机架固定连接。旋转结构中的管缆分别盘旋设置在底板上和支架下板上。
转盘还包括一个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上板5和支架下板6,二者固接为一体,且二者之间构成90-120度夹角。支架上板和支架下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7。支架上板通过连接孔和螺栓等连接件与旋转结构的主轴外部的外套、框架、吊臂或外壳连接。支架下板通过连接孔和螺栓等连接件与转盘底板连接,并固定管缆的一端。本实施例是以机器人控制的抓手为例,其中:支架上板与主轴外套10固定连接;底板上的固定座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机架、连接法兰或活动体等连接,附图中的支撑体8即为底板连接部分,固定座与抓手12上的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9,盘旋与底板上的管缆用固定件固定与定位槽内,也可以将定位槽设置为通孔,将管缆的另一自由端穿过定位槽与下部的受控部件连接。
将设备中的气管和线缆穿插进防护软管并固定后,将气管(线缆)一端固定在旋转结构主轴(或主轴上的部件外壳)上,另一端固定在转盘底板上,管缆用扎带或套管或卡箍等固定件沿其走向固定,并盘旋在转盘底板上,通过增加和减少气管(线缆)在转盘中的盘绕圈数和直径的变化,来满足旋转过程中两固定端位置的变化,管缆的自由端也可通过定位槽穿出后与下部的受控件连接。
转盘内套直径与底板内圈直径相同,且该直径主要根据旋转结构主轴的直径大小设计。转盘内套和外套的高度,根据旋转结构管缆盘旋高度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伯,未经陈秋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1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孔钻车钻杆的绕丝工装
- 下一篇:简易储线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