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1605.0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0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耿世彬;李永;杨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朱显国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空气 取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取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节能空气取水系统,能效比高。
背景技术
从空气中取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空气取水主要针对室外自然空气,并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尽可能地转化为更多的液态水。然而,由于空气取水的难度与空气含湿量极为相关,从含湿量小的空气中制取淡水难度很大。
为从干燥空气中提取水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方法及装置”(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申请号:201410799635.2,申请日:2014.12.19)涉及一种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装置,包括除湿转轮和表面冷却器,除湿转轮的再生空气出口与表面冷却器的进风口相通,表面冷却器为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如图1所示)。该装置充分利用除湿转轮在低湿度下的吸附取水能力和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在高湿度下的强析湿能力,实现连续、高效、节能地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的余热作为除湿转轮的再生热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取水方法的效率。
然而,由于除湿转轮的解吸效果与进入其再生区的空气正相关,即进风温度越高,解吸效果越好;为充分将富集的水分解吸出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提高除湿转轮再生区的进风温度。
因此,现有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能耗大,能效比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能耗小,能效比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包括除湿转轮和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所述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进风口与所述除湿转轮的再生空气出口相通,还包括太阳能空气加热器,所述太阳能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除湿转轮的再生空气入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能耗小,能效比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为除湿转轮的再生提供能量,使水分从除湿转轮解吸,从而克服了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装置解吸耗能大的问题,从整个取水系统角度看,能效比大幅提高,即制取同样的水,消耗的电能大幅减少,代之以清洁能源-太阳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除湿转轮,21蒸发器,22冷凝器,31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41新风阀,42调节阀,50太阳能空气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实施例一,包括除湿转轮10和蒸气压缩制冷系统20,所述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器21的进风口与所述除湿转轮10的再生空气出口相通,还包括太阳能空气加热器50,所述太阳能空气加热器50的出风口与所述除湿转轮10的再生空气入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50为除湿转轮10的再生提供能量,使水分从除湿转轮10解吸,从而克服了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装置解吸耗能大的问题,从整个取水系统角度看,能效比大幅提高,即制取同样的水,消耗的电能大幅减少,代之以清洁能源-太阳能。
如图3所示为第二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换热器31,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高温进风口与所述除湿转轮10的再生空气出口相通,其高温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21的进风口相通,所述阳能空气加热器50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低温出风口相通。
这种结构一方面,利用除湿转轮10再生区排出的高温空气预热再生新风,减少再生加热能耗,另一方面还对进入蒸发器21的高温高湿空气预冷,以提高冷凝析水的效率,增大析水量。
如图4所示为第三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高温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高温出风口相通,其高温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21的进风口相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低温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器21的出风口相通。
来自除湿转轮10再生区的高温高湿空气先经过第一换热器31预冷,再经过第二换热器32,与来自蒸发器21的冷风换热,除去部分显热进一步预冷后,再进入蒸发器21,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冷凝析水的能力和机组的运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1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台面安装的水龙头连接机构
- 下一篇:地埋式玻璃钢雨水收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