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叉及应用该前叉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2520.4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昌威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叉 应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配件,尤其涉及用于连接轮毂与车架的一种前叉及应用该前叉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前叉是用于连接轮毂与车架的关键部件,包括竖管和与竖管焊接一体的叉脚,叉脚为U形体两翼分别为左叉脚和右叉脚,叉脚尖端是勾爪,叉脚上还会焊接碟刹座、吊线座等等。在自行车制造行业,传统的前叉因结构限制,在制作的时候需要焊接,而传统焊接工艺存在气孔、假焊等现象,此外焊接时的高温会影响被焊接金属材料的分子结晶结构,焊接的铝制品需做T4、T6固溶时效调制,清除焊接件的内应力,分子晶体结构重新排列,而焊条的材质与被焊接物的材质将会出现不同类的分子,只能加大焊合面积来弥补强度不够所造成的缺陷,从而增加了重量并且外观不够顺滑、美观,同时在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焊瘤、假焊等现象,影响了前叉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叉及应用该前叉的自行车,其减少加工流程,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增强了其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叉,包括左叉脚、右叉脚、左竖管、右竖管,所述左叉脚与左竖管、右叉脚与右竖管分别为一体锻造成型结构;所述左叉腿与右叉腿通过竖管部分紧密连接构成完整的前叉。
所述左叉脚和右叉脚在相向面均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连接槽底及槽壁的加强筋条。
所述左叉腿与左叉腿通过至少两个紧固螺丝连接。
还包括有呈环状结构的紧固定位环,所述左叉腿与右叉腿紧密连接后,该紧固定位环套设在左叉腿与右叉腿拼合体的外围。
对应所述紧固螺丝在所述左竖管、右竖管内分别设有起导向定位作用的导柱和导套,在所述右竖管上对应所述导柱位置处设有螺丝孔,所述紧固螺丝嵌入该螺丝孔通过螺纹配合使导柱和导套配合定位。
所述紧固定位环设置于所述竖管与叉脚交接部位,至少有一个所述紧固螺丝设置在紧固定位环与竖管的配合面处。
所述右叉腿上还设置有一体锻造成型的勾爪和/或吊线座。
所述左叉腿上还设置有一体锻造成型的勾爪、碟刹座和/或吊线座。
所述左竖管与所述右竖管连接后,具有呈圆柱状结构的外端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其包含有如前述的一种前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前叉及应用该前叉的自行车,其包括沿前叉竖管分割的左叉腿和右叉腿,左叉腿和右叉腿分别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左叉腿和右叉腿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形成完整前叉,其在具备自行车前叉原有的功能基础上避免了前叉在焊接时的出现的焊瘤、假焊等现象,同时缩小了前叉体积、提升了前叉的强度、结构简单、减少了加工流程、对应降低了人工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叉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叉,参照图1至图4所示,包括左叉脚201、右叉脚101、左竖管202、右竖管102,所述左叉脚201与左竖管202、右叉脚101与右竖管102分别为一体锻造成型结构;所述左叉脚201与左竖管202一体锻造构成左叉腿2,所述右叉脚101与右竖管102一体锻造构成右叉腿1;所述左叉腿2与右叉腿1通过竖管部分紧密连接构成完整的前叉。本实用新型在保留自行车前叉原有的功能基础上降低前叉重量,同时更有立体感的非管状一体式无焊接前叉,实现材料利用最大化,增加了前叉的结合强度,减少制造工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及人工成本。
实施时,参照图2所示,在左叉脚201和右叉脚101在相向面均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连接槽底及槽壁的加强筋条。凹槽可以节约锻造材料,通过加强筋条的弥补可以保证结构强度。
如图2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左叉腿2上凹槽209采用可以采用圆弧结构的内壁线,亦可保证节约材料同时保证左叉脚201有足够的强度,加强筋条205沿凹槽209的走向分布设置,将长槽分隔为多个短槽。
实施时,参照图2、图3所示,紧固螺丝4可以是通过两个紧固螺丝4连接。两点确定一线,故两个紧固螺丝4即可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当然,实施时候可以使用更多的紧固螺丝4,实现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昌威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昌威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2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