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吸附式广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2533.1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伍定均;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亚文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吸附 广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吸附在地铁车上的广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在交通运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上下班、出行中常常需要在地铁上度过较长时间,因此地铁上的平面广告、显示屏等信息传播的载体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在地铁上比较无聊的时间段。LED显示屏作为信息重要载体,拥有独特优势:产品多样化、使用寿命长、信息显示多样化等,因此,LED显示屏在广告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一般现有室内、地铁等广告屏只限于固定安装,通常广告屏在安装好之后,拆卸、移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式地铁广告装置,能够吸附在地铁车上,结构简单并且拆卸、移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吸附式广告装置,包括用于与地铁车车壁相连接的展示架和用于显示广告内容的显示屏,所述的展示架由磁性橡胶制成,因此展示架可以吸附在地铁车车壁上,所述展示架设有用于放置显示屏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上方开口,展示架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或抽离容置腔,展示架的正面开设有与容置腔相通的开口,使得显示屏不会被展示架阻挡。
作为优选,所述地铁车车壁设有向外的凸片圈,所述展示架背面设有与该凸片圈等大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后面设有散热腔,所述的散热腔与容置腔相接且上方开口。
作为优选,展示架的侧面设有散热孔,所述的散热孔与散热腔连通。
作为优选,展示架还设有一供显示屏导线与地铁车车壁的线路连接的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连通散热腔与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凸片圈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架由带磁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不借助其他的固定物就能够吸附在地铁车的车壁上,同时凸片圈和定位槽的设置增加了展示架在车壁上的稳定性,显示屏可方便的插入和抽离容置腔;该广告装置设有散热腔与散热孔,散热效果也好,导线从展示架的后面与车壁内的线路相连,不露出展示架,不影响装置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示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吸附式广告装置,包括显示屏1和展示架2,展示架由磁性橡胶制成,通过需要来控制磁性橡胶制作中磁性填料的添加量来控制磁性的大小,从而使得展示架能牢牢的吸附在地铁车的车壁上,本实施方式中的展示架为方形,也可以制成圆形或其他形状。地铁车车壁10上设有与车壁垂直的凸片圈3,该凸片圈为圆形,也可以设计成方形或其他的形状,显示屏的导线可以穿过该凸片圈与车壁内的线路连接,展示架的背面有一个与凸片圈等大的圆形定位槽4,当展示架吸附在车壁上时,该定位槽完全包覆凸片圈,因此展示架在车壁上固定,不容易滑动。
展示架的正面设有容置腔5,容置腔的上方开口,容置腔靠近展示架的正面,正面还开设有与容置腔相通的开口6,开口的大小略小于整个显示屏的大小而且不能遮挡显示屏的画面。容置腔的后面还有散热腔7,所散热腔与容置腔相接且上方开口,该开口方便散热,同时在展示架的侧面设有散热孔8,所述的散热孔与散热腔连通,有助于冷风通过散热空间和腔内热气的散失,提高散热效果,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下侧面都设有散热孔,当然也可以仅仅在其中一个或两个侧面设散热孔。定位槽与散热腔通过一个导线孔9连接,显示屏的导线从散热腔穿过该导线孔,再穿过凸片圈与车壁内的线路相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亚文传媒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亚文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2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