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延时型高度阀自动注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3748.5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顾家兴;陈广;周杨平;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陆明耀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延时 高度 自动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一种车辆延时型高度阀自动注油机,是一种车辆延时型高度阀生产和维修用的自动注油装置,属于机械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延时型高度阀是车辆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营安全。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大部分的车辆延时型高度阀的生产商和维修商使用的是手动操作形式的注油机,注油时人员需要反复转动高度阀的中心轴,使硅油布满高度阀内腔,其效率低下,且人员操作不当将使硅油溢出,无法保证高度阀的品质。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32038946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度阀组装线自动注油机,由于此专利所涉及的高度阀为汽车悬挂系统部件,其结构和作用不同于车辆延时型高度阀,故不适用于车辆延时型高度阀的生产与维修。此外,申请号为20131068500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定量注油机,此专利所述的油箱没有配备输油装置,需要人工输油或额外配备相关设备,此专利所属的注油管在注油时需要作业人员手持操作,而且不具有高度阀所需的定位转动工装,因此,此专利所涉及的定量注油机,其自动化层度较低,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限,也不适用于车辆延时型高度阀的生产与维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且能确保不会溢油的车辆延时型高度阀自动注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车辆延时型高度阀自动注油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储油箱和摆动组件,所述储油箱的外壁上固设有注油组件,所述车辆延时型高度阀固定于所述摆动组件上,所述车辆延时型高度阀包括一油腔、一可左右摆动地插入于所述油腔内的中心轴,以及设于所述油腔壳体上的注油孔,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相配接并驱动所述中心轴做间歇式地左右摆动,所述注油组件的注油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注油孔内并对所述油腔进行间歇式地注油,所述中心轴的间歇式左右摆动与所述注油管的间歇式注油为交叉式进行。
优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车辆延时型高度阀的定位架,与所述定位架间隔设置的摆动气缸,及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气缸的气缸轴左右摆动的三位五通电磁阀,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定位架并与所述摆动气缸的气缸轴相配接。
优选的,所述三位五通电磁阀由控制箱控制。
优选的,所述注油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储油箱的外壁上的电动缸和注油缸,所述电动缸的活塞杆和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接,所述注油缸通过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注油管和储油箱。
优选的,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电动缸由控制箱控制。
优选的,还包括一个泵油组件,所述泵油组件包括过滤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油桶和储油箱。
优选的,所述储油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控制过滤泵工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连接一人机界面交互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中心轴的间歇式左右摆动与注油管的间歇式注油为交叉式进行,可以快速完成注油且油不溢出;
2、使用电动缸驱动注油缸进行注油,使注油量能得到很精确的控制;
3、通过液位传感器来感测储油箱内的硅油量,进而通过控制箱实行自动泵油。
4、过滤泵自带精密金属过滤器,在泵油过程中可过滤掉油中杂质,保证油液的纯净,且金属过滤器方便拆装和清洗,可长期使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和减少维护时间。
5、设有人机界面,可清楚辨别注油机状态——准备注油、注油中、注油结束,方便操作人员快速掌握,防止误操作。
6、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精度较高,机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进行变更,达到注油作业要求。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辆延时型高度阀自动注油机。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辆延时型高度阀至少包括一个油腔13、一可左右摆动地插入于所述油腔13内的中心轴14,以及设于所述油腔壳体上的注油孔15。所述中心轴14与注油孔15的轴向空间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3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机械减速器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变行程快速移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