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好的刹车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4189.X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辉;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派尔(珠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刹车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好的刹车片。
背景技术
刹车片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的执行部件,刹车片通过夹住随轮胎转动的刹车盘,刹车片与刹车盘进行摩擦,从而实现汽车的制动操作。在制动过程中,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进行摩擦并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热能,刹车片的温度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当刹车片的温度上升至一定值之后,刹车的制动效果会大幅度减退,并且,在刹车片与刹车进行摩擦的过程中,刹车片磨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粉尘堆积在刹车片上也会影响其制动效果,同时会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好的刹车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好的刹车片,包括钢背,所述钢背的表面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外周面由外弧端面、内弧端面和两个平端面围成,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从所述内弧端面延伸至所述外弧端面,所述第一槽道的宽度从所述内弧端面到所述外弧端面逐渐增大,在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槽道的两侧设有第二槽道和第三槽道,所述第二槽道和所述第三槽道均从所述内弧端面延伸至所述外弧端面,所述第二槽道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槽道的宽度均从所述内弧端面到所述外弧端面逐渐增大;在所述钢背的后部设有多个梯形圆孔,多个梯形圆孔呈弧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道位于所述内弧端面的宽度为2.4mm,所述第一槽道位于所述外弧端面的宽度为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道和所述第三槽道沿着所述第一槽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摩擦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五倒角,所述第五倒角均从所述摩擦块的表面到所述钢背的表面逐渐倾斜。
进一步地,在所述钢背的表面设有多个条形凸台,所述条形凸台嵌入所述摩擦块的后部。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条形凸台一体成型于所述钢背上。
进一步地,五个所述梯形圆孔呈弧形分布于所述钢背后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好的刹车片,因为在摩擦块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槽道,第一槽道的宽度从内弧端面到外弧端面逐渐增大,并且沿着第一槽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二槽道和第三槽道,第二槽道的宽度和第三槽道的宽度均从内弧端面到外弧端面逐渐增大,刹车摩擦产生的粉尘和摩擦热容易从第一槽道的内端往第一槽道的外端、从第二槽道的内端往第二槽道的外端及从第三槽道的内端往第三槽道的外端向外排出,有效地散出热量;还因为在摩擦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五倒角,减少了摩擦块的表面摩擦层与刹车盘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相互接触产生的噪音,同时增加了摩擦层的耐磨性;还因为在钢背的表面设有多个嵌入摩擦块的后部的条形凸台,增加了钢背与摩擦块的连接强度,减少震动和噪音;还因为在钢背的后部设有多个呈弧形分布的梯形圆孔,可以大幅度提高刹车片的抗剪切强度,并且减轻刹车片的重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散热好的刹车片的正视图;
图2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散热好的刹车片的后视图;
图3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散热好的刹车片的俯视图;
图4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散热好的刹车片的仰视图;
图5示意性示意出图1的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好的刹车片,包括钢背10,钢背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耳11,在钢背10的表面设有摩擦块20,摩擦块20的外周面由外弧端面21、内弧端面22和两个平端面23围成,在摩擦块20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槽道24,第一槽道24从内弧端面22延伸至外弧端面21,深度一致,为8mm,第一槽道24的宽度从内弧端面22到外弧端面21逐渐增大,第一槽道24位于内弧端面22的宽度为2.4mm,第一槽道24位于外弧端面21的宽度为4mm。
在摩擦块20的表面位于第一槽道24的两侧设有第二槽道25和第三槽道26,第二槽道25和第三槽道26均从内弧端面22延伸至外弧端面21,第二槽道25的宽度和第三槽道26的宽度均从内弧端面22到外弧端面21逐渐增大,第二槽道25和第三槽道26沿着第一槽道24的中轴线30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派尔(珠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力派尔(珠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4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橡胶垫圈
- 下一篇:自开闭回卸松刹紧急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