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的直流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5152.9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3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润东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直流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充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直流充电器。
背景技术
互联网时代、数码时代、智能时代,人们的生活里不能缺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等,然而由于电池容量有限再加这些设备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充电工作量也变得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甚至是充电事故频发。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长期过充,电池储量快速下降。近年来电池大都采用锂离子电池,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不宜长时间过充,过充会导致电池发热、储能下降。由于需要追求外观轻薄,同时也要考虑产品成本,生产厂家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往往把电池设计得很薄很小,满电量的电池对电话频繁的用户来说,常常只能支撑半天使用。所以白天续充是必须的过程,受工作时间限制,也只能是短时间补充,现代人繁忙的情景常常是刚补充了一点就要出发。夜间充电成了最有保障时段,也是现代人晚上睡觉前必须的工作,而一部手机电池从空到满的充电时间大约也就是2-3小时,也就是说,夜间充电6-7个小时是过充,对睡眠时间长的人可能长达8-10个小时,过充现象非常严重,对电池的损害不言而喻,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充电器长期空载带电。人们忙于工作,早晨记得带上必须的手机、移动电源,却忘了带上充电器和线,充电器依然在电源插座上插着。而办公室这边就只能再备一套,下班回家的时候,这一套也是长时间空载带电。更有甚者,忘记带上充电器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在长期出差或旅游出发的时候,且没有人愿意走到半路上掉头回来取充电器,也没有这个时间,到了目的地只能临时买一个充电器用。在强调节能环保的现代经济社会里,大量的充电器空载带电能耗问题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同时,充电器长期空载带电,对自身电子元件的损耗也不容忽视,而且作为感性负载长期带电,如遇电网浪涌或雷击,安全隐患非常之大。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很多充电器厂家采用质量低下的电子元件,更是省掉必要的防浪涌、防雷击部分,加上很多建筑质量不够好的场所,没有必要的防雷措施,电线布线很不规范,不容易纠正。因此,充电器空载带来的安全隐患必须从充电器自身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充电器不充电的时候,能及时断开初级交流电,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达到节能环保,并且防止诸如雷击、电网异常浪涌或因充电器长期带电造成的质量下降等原因带来的安全问题的自动控制的直流充电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控制的直流充电器,包括充电器、设有AD转换器和时钟器的单片机以及连接于充电器与AD转换器之间的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连接于单片机输出端与充电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可控硅驱动器、可控硅、轻触无自锁开关,其中,所述可控硅、轻触无自锁开关并联连接在交流电火线与充电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可控硅驱动器一端与单片机输出端连接,可控硅驱动器另一端与可控硅的栅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单片机与充电器的输出端之间的预约开关电路,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轻触按钮。
优选地,所述预约开关电路为MOS管或三极管。
优选地,还包括对开关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逻辑或运算的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和可控硅驱动器的输入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和可控硅驱动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多个并联的二极管,以及还包括一个电阻为10kΩ的下拉电阻,下拉电阻一端连接至可控硅驱动器的输入端,电阻另一端接充电器负极。
优选地,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与单片机连接的液晶显示屏或数码管。
优选地,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LED提示灯。
优选地,所述电流采样电路为连接于单片机与充电器之间的电流采样电阻。
优选地,所述充电器为手机、MP3、MP4、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移动电源或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能使电池合理充电,有效防止过充,最大化保持电池充电放电能力,提高耐用性。同时,在充电器不充电的时候,能及时断开初级交流电,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达到节能环保,并且防止诸如雷击、电网异常浪涌或因充电器长期带电造成的质量下降等原因带来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润东,未经张润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5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