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张薄片介质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8335.6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昌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张 薄片 介质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金融设备中使用的单张薄片类介质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先进AFC设备已遍布世界轨道交通系统的每一个角落,设备的安全可靠、便捷实用变得日益重要。其中,钞票接收装置作为机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便捷维护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的单张钞票接收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闸门31由旋转电磁拉力挚36驱动开关的,当闸门开启后,纸币可沿方向34进入,由闸门31和通道板32的导向作用下,纸币接触到吸钞轮组33,纸币即被吸入送钞通道37。当设备不接收纸币时,闸门31沿方向35落下,与通道板32关合上,可以阻挡纸币或异物的进入。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闸门31打开后,不单可塞入纸币,异物(或多张纸币)都是可以塞入的。当异物通过闸门31后,经过吸钞轮组的抽拉作用,异物也可以进入送钞通道37,由于异物的形状和硬度都不同于单张纸币,容易造成送钞通道37的堵塞,致使设备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为了解决现有单张钞票接收装置无法有效避免异物被塞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只接收单张钞票的单张薄片介质接收装置,并能有效阻挡异物进入接 收装置内部。
这种单张薄片介质接收装置,其包括如下组件:
一支架,用于安装和支撑如下部件;
一接收轮组,安装于该支架上用于接收薄片介质的塞入,其包括一上接收轮和一下接收轮,该上接收轮和该下接收轮分别通过一上转轴和下转轴安装于该支架上,该上接收轮和该下接收轮之间形成单张薄片介质的接纳通道,该上接收轮和该下接收轮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大轮和至少一个从动小轮,且上接收轮的主动大轮对应啮合下接收轮的从动小轮,上接收轮的从动小轮对应啮合下接收轮的主动大轮;
一驱动部件,用于同步驱动该上接收轮和下接收轮。
优选的,该上接收轮包括至少两个主动大轮和至少一个从动小轮,该下接收轮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大轮和至少两个从动小轮。
优选的,该上接收轮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大轮和至少两个从动小轮,该下接收轮包括至少两个主动大轮和至少一个从动小轮。
进一步的,该上接收轮和该下接收轮的主动大轮与从动小轮相间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分别驱动上转轴和下转轴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形成一对啮合齿轮,该对啮合齿轮通过一离合齿轮组选择性接收动力电机的动力。
进一步的,该离合齿轮组包括一通过摆臂转轴设置于该支架上的齿轮摆臂,该齿轮摆臂上设有一固定齿轮和一卫星齿轮,该固定齿轮通过与摆臂转轴同轴的固定转轴设置于该齿轮摆臂上,该卫星齿轮通过一卫星转轴与固定齿轮啮合地设置于该齿轮摆臂上,该卫星齿轮选择性接收动力电机的动力。
进一步的,该齿轮摆臂包括一摆动驱动件,该驱动件为一由拉力挚和一复位拉簧控制的拉板,该拉板一端连接该拉力挚,另一端设有L型槽孔,对应的齿轮摆臂上设有一拨动柱,该拨动柱置于该L型槽孔内。
优选的,该齿轮摆臂上形成一选择性锁定第二齿轮的结构凸缘。
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下啮合的接收轮组部件,使得单张薄片介质可以呈波浪变形,而被上、下接收轮的主动大轮带动进入后续通道,硬卡等异物不能形成波浪的变形而不被带动,从而有效解决硬质片状异物被强行塞入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对接收轮组的锁定机构,实现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单张钞票接收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单张钞票接收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单张钞票接收装置中上接受轮的正向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单张钞票接收装置中上接收轮和下接收轮配合安装的正向示意图;
图5是实现接收轮组动力切换的齿轮摆臂的组成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单张钞票接收装置的接收轮组连接动力的侧向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单张钞票接收装置的接收轮组脱离动力的侧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8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缆防盗报警装置
- 下一篇:智能钥匙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