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限电控制器和差压变送器于一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9271.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4 | 分类号: | H02H3/04;H02H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限电 控制器 变送器 一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智能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限电控制器和差压变送器于一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宿舍的用电安全长期一直以来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大难题,人们违章使用大功率用电器,使线路超负荷供电,造成线路老化而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申请号:200420012508.5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自复位型智能限电控制器,可以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各行业和居民用电线路的保护,它由电流检测单元、延时复位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检测单元由电流互感器、电流采样电路构成,所述的延时复位单元,采用十进制计数分配器和振荡器组成,所述的逻辑控制单元,主要由继电器和晶体管线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产品生产容易,制造成本低,供电线路的限流动作值和延时复位时间均可人为调整,设定简便,操作安全,使用可靠,可避免电路过流造成火灾事故发生,其另一优点在于,在不需要自动复位或事实需要提前恢复供电时,可手动操作复位按钮,即时恢复线路供电,十分方便。上述专利没有安装有变压器装置,不能够很好的对输入的电进行控制,所以我设计了一种智能限电控制器和差压变送器于一体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限电控制器和差压变送器于一体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限电控制器和差压变送器于一体的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壳体、电输入端口、电输出端口,所述电输入端口与所述电输出端口都安装在所述智能控制器壳体上端;所述智能控制器壳体内部设置有超负荷检测装置、延时控制驱动装置;所述超负荷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电输出端口;所述智能控制器壳体下端设置有变压器装置;所述变压器装置连接着智能限电报警装置;所述智能限电报警装置内部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延时复位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所述智能限电报警装置连接着差压变送装置;所述差压变送装置连接着变压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差压变送装置内部设置有传感器、适配器、微处理器;所述智能限电报警装置连接着手动控制开关;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着所述超负荷检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延时控制驱动装置连接着所述延时复位单元和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器连接着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所述手动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智能控制壳体的外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1、智能控制器壳体;2、电输入端口;3、电输出端口;4、超负荷检测装置;5、延时控制驱动装置;6、变压器装置;7、智能限电报警装置;8、电流检测单元;9、延时复位单元;10、逻辑控制单元;11、差压变送装置;12、传感器;13、适配器;14、微处理器;15、手动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限电控制器和差压变送器于一体的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壳体1、电输入端口2、电输出端口3,所述电输入端口2与所述电输出端口3都安装在所述智能控制器壳体1上端;所述智能控制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超负荷检测装置4、延时控制驱动装置5;所述超负荷检测装置4安装在所述电输出端口3;所述智能控制器壳体1下端设置有变压器装置6;所述变压器装置6连接着智能限电报警装置7;所述智能限电报警装置7内部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8、延时复位单元9和逻辑控制单元10;所述智能限电报警装置7连接着差压变送装置11;所述差压变送装置11连接着变压器装置6。
所述差压变送装置11内部设置有传感器12、适配器13、微处理器14;所述智能限电报警装置7连接着手动控制开关15;所述电流检测单元8连接着所述超负荷检测装置4。所述延时控制驱动装置5连接着所述延时复位单元9和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0;所述传感器12连接着所述电流检测单元8;所述手动控制开关15安装在所述智能控制壳体1的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9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机欠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模拟绝缘子串悬挂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