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器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3294.X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宁共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电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尤其涉及一种抛丸器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是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上世纪30年代美国公司在世界上制成第一台抛丸机。中国的抛丸强化设备生产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仿前苏联技术。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刺,规模和铁锈,可能会影响物体部分的完整性,外观,或定义。抛丸机也可以针对一个部分涂层的表面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并提供一个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表面轮廓,达到强化工件的目的。抛丸机是用来降低零件的疲劳寿命增加不同的表面应力,增加了部件的强度,或防止微动。抛丸设备首先应用于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有色金属铸件,如铝合金、铜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发现铸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抛喷丸来清除压铸件的毛刺和获得具有装潢意义的表面质量,获得综合效果。冶金钢铁生产中,抛喷丸或者酸洗是保证钢铁大量生产中获得高生产率而采用的机械或化学联合去除磷皮的一种工艺方法。硅钢片、不锈钢薄板等其他合金钢板、带的生产中,在冷轧工序过程中必须进行退火后再进行抛丸或酸洗处理,以保证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及厚度精度。抛丸机还可强化工件,根据现代金属强度理论,增加金属内部的错位密度,是提高金属强度的主要方向。实践证明抛丸是增加金属位错结构的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这对一些金属不能通过相变硬化(如马氏体淬火等)或实现相变硬化的基础上而要求再进一步强化的工件而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航空、宇航工业、汽车、拖拉机等零部件要求轻质化,但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工艺措施就是采用抛喷丸工艺提高构件的强度和疲劳强度。现阶段已经有了很多的抛丸器电机的自动控制器,大部分电路不具备在抛丸器空载时候自动断电的功能,造成了抛丸机的功耗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抛丸器电机控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器电机控制器,包括555时基电路、CD4017型脉冲分配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第三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开关和电位器,220V电压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220V电压负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和抛丸器电机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抛丸器电机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共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宁共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3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信号转换电路
- 下一篇:峰值保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