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3760.4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兴松;高俊山;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今时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导引 动力 数字化 活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导引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导引车(AGV)是现代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蓄电池被选作为AGV的动力之源。目前AGV主要使用的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镍锌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
蓄电池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体系,蓄电池使用的过程伴随的是蓄电池寿命、容量不断衰竭的过程。同时,蓄电池的寿命、性能与放电制度和使用条件是息息相关的。对于采用充放电制的AGV而言,蓄电池失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蓄电池长期地过充电或充电不足;长时间地过放电,甚至造成某单体蓄电池极性反转;多次在未充分放电的情况下又继续充电而使蓄电池形成“存储效应”等。定期对电池进行放电及容量测试、智能三阶段充电,充放电活化等工作流程,是保持电池优良特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控制蓄电池早期失效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数字化活化装置存在结构布局复杂、体积大的缺点。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数字化活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包括柜体,以及由上之下安装于柜体上的采样输入模块、主控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和配电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放电模块、配电模块和采样输入模块均与充电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与配电模块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设于柜体内的主控模块本体,设于柜体正面的液晶显示屏和第一指示灯,设于柜体背面的第一接口模块;
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设于柜体内的充电模块本体,设于柜体正面的充电开关、高亮发光数码管,设于柜体背面的第二接口模块、直流充电输出接线端头和交流供电入口断路器;
所述放电模块包括设于柜体内的放电模块本体,设于柜体正面的放电开关和第二指示灯,设于柜体背面的第三接口模块;
所述配电模块包括设于柜体内的配电模块本体,设于柜体正面的直流输出断路器和交流输入断路器,设于柜体背面的直流充放电输入接线端头和交流供电入口总断路器;
所述采样输入模块包括设于柜体内的采样输入模块本体,设于柜体正面的第三指示灯,设于柜体背面的采样接线端口和第一本地通讯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口模块包括第二本地通讯端口、计算机通讯端口和本机工作电源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口模块包括第三本地通讯端口和交流供电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接口模块为第四本地通讯端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合理在柜体上布局了主控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配电模块和采样输入模块,整体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和体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的原理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的背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控模块,2、充电模块,3、放电模块,4、配电模块,5、采样输入模块;10、液晶显示屏,11、第一指示灯,12、第一接口模块;20、充电开关,21、高亮发光数码管,22、第二接口模块,23、直流充电输出接线端头,24、交流供电入口断路器;30、放电开关,31、第二指示灯,32、第三接口模块;40、直流输出断路器,41、交流输入断路器,42、直流充放电输入接线端头,43、交流供电入口总断路器;50、第三指示灯,51、采样接线端口,52、第一本地通讯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今时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今时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3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