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摔元件、具有该防摔元件的防摔装置及移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4758.9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1/16;G06F21/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具有 装置 移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防摔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屏手机、PAD等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广泛使用,但是当这些大屏的移动设备如果掉落,有很大几率会造成屏幕或者其它部件的损坏。
目前的防摔设置基本上是设置在移动设备的保护壳上,例如,其中一种方案是在移动设备的保护壳上增加防摔安全气囊;又如,另一种方案是利用减震防摔材料制作保护壳。但两种方法在移动设备脱离保护壳的情况下无法继续保护移动设备,且保护效果也没有直接设置在移动设备内的效果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防摔元件,能够在移动设备掉落时保护设备。
一种防摔元件,包括可伸缩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相连的收纳部,及至少一个可弹出或缩进所述收纳部中的弹性触角;其中所述弹性触角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重力及压力感应探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触角包括弹性支撑杆、与弹性支撑杆相连的伸缩部,所述重力及压力感应探头设置于所述伸缩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触角有多个,其中所述弹性触角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吸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部为球体或椭圆体,其上开设有收纳所述弹性触角的容纳孔。
一种防摔装置,包对防摔元件,所述防摔元件包括可伸缩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的收纳部,及至少一个可弹出或缩进所述收纳部中的弹性触角;其中所述弹性触角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重力及压力感应探头;其中所述一对防摔元件的两个支撑部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触角有多个,其中所述弹性触角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吸盘。
一种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设备本体,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边缘设置有防摔元件,所述防摔元件包括可伸缩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的收纳部,及至少一个可弹出或缩进所述收纳部中的弹性触角;其中所述弹性触角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重力及压力感应探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容纳空腔,每个容纳空腔中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防摔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移动设备本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移动设备本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对所述防摔元件,两个防摔元件的支撑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
上述防摔元件及防摔装置,可安装于移动设备本体,防摔元件的收纳部中设置有可弹出及缩进收纳部中的弹性触角,至少一个弹性触角上设有重力感应探头,重力感应探头能感应移动设备发生掉落,进而弹性触角竖直向下弹出收纳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移动设备发生损坏。
具有上述防摔元件的移动设备,防摔元件安装于移动设备本体的边缘,防摔元件掉落时弹性触角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移动设备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摔元件从移动设备本体中弹出后的示意图;
图2为防摔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摔元件中的收纳部上的容纳孔的示意图;
图4为防摔元件中弹性触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上设置重力及压力感应探头;
图5为防摔元件中弹性触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上设置有吸盘;
图6为具有防摔元件的防摔装置安装于移动设备本体的示意图;及
图7为图6所示的防摔装置从移动设备本体上弹出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4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机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体式壳体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