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生物合成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4910.3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益;姚金刚;颜蓓蓓;刘静;杨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8 | 分类号: | C01B3/38;C01B3/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生物 合成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生物合成气的生物质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其中燃煤过程排放的污染物比例大,而且加重雾霾的程度。天然气是一种多元化的能量载体,有着较高的利用效率,能够用于现有管网和已有的高效的终端利用技术,促进区域能源安全,减少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生活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快速增加,但受限于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与开采速度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天然气供应紧张局势越来越凸显。因此,寻求新的替代天然气的能源已迫在眉睫。煤制气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天然气供应不足的一种解决途径,但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煤制气工艺过程中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同时也衍生出其他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能源问题已演变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寻找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又是唯一可以转化为气、液、固三种能源形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资源量可达65亿吨/年,以平均热值为15,000千焦/公斤计算,折合理论资源为3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目前年总能耗的80-90%。因此,合理有效开发生物质资源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现有的能源格局。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以秸秆、稻壳、棉花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通过一系列有效方式,如发酵、热化学转化可将生物质有效转化为生物燃气,但是农业生物质原料的发酵过程生产周期长,对原料的适应性差,且占地面积大,工业化生产目前缺乏竞争力。而热化学转化过程生产周期短,产气率高,且适合多种原料。其中尤其以气化技术为代表,生产生物合成气效率高,效果显著。该技术是在气化介质中,通过外部热能将预处理过的生物质分解为富含氢气的粗合成气的过程,分解生成的富含氢气的粗合成气经冷凝净化后可收集到纯生物合成气。得到的纯生物合成气用途广,可用于合成油品、化工产品及材料等,需求量大。尤其在目前能源形势下,开展生物合成气的制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实际的现实应用需求。
生物合成气由气化反应器(反应炉)制备获得,有文献及相关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人员目前开发并利用的气化反应器有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等,这些气化反应器都能完成生物质气化过程,但是都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化炉结构、传热方式以及需要控制的反应参数不同,导致其气化性能、自身能耗及对原料粒径的适应性有所差异,都有各自无法弥补的缺陷。目前只有流化床气化炉具备连续生产能力,但是结构复杂,耗能大,难以实现工业化放大生产。中国专利CN201634633U中公开的流化床反应器就存在上述问题,其进料装置的连续性不能保证,另外,由于冷凝方式的不合理也带了产物收集中额外的耗电量。
作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生物合成气的生产工艺必须满足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清洁高效的连续生产要求。目前生物质热解(快速热解)制备生物合成气过程能耗高,且伴随着二次污染,同时生物合成气产品成分复杂,有效组分浓度过低,难以直接应用,需要很复杂的精致提质过程,这又导致成本过高。
目前,多以固态生物质为原料,但固态生物质能量密度低,运输成本高,体积大,占体面积大,因此,亟需一种以能量密度高的液态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合成气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生物合成气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制备生物合成气的装置,包括气化炉12,在气化炉内的中部设置有催化床隔板11,在气化炉内的中上部设置有气体分布板10,在气化炉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室7,储水罐21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泵22、第二预热器8连接后与混合室7连接,液相类生物质储罐23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二泵24、第三预热器9连接后与混合室7连接,气化炉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14连接,气液分离器与液体收集瓶15连接,液体收集瓶通过管道依次与洗气瓶16,滤气管17,第二气体流量计18,气体取样阀19连接后再与产品集气容器20活动连接,在气化炉与气液分离器14连接的管道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夹套13;载气瓶1通过管道依次与减压阀2,第一截止阀3,背压阀4,第一气体流量计5,第一预热器6连接后再与混合室7的顶部连接。
制备生物合成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4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硒氧化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甲醇合成变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