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风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4960.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6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俞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0 | 分类号: | B65G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风送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送泵,具体地,涉及一种无动力风送泵。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大型设备或高空作业时,需要将物料从低处输送到高处。通常情况下,为了节省人力,往往采用提升机运输,但提升机不到损耗严重,加重投入成本,而且对环境产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动力风送泵,通过风力传输物料,不但节省用电量、减少污染,而且操作简单、设备无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风送泵,包括泵本体和支座,所述泵本体为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密封罐体,所述泵本体底部设有乳化装置,上部设有下料口和出风口,所述泵本体内部设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一端穿过所述泵本体顶部与储存罐相连,另一端置于所述泵本体内部且与所述乳化装置不相连;所述泵本体底部设有风管,所述风管置于所述上料管正下方,所述风管一端端面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乳化装置所在的水平面,但与所述上料管的另一端不相连,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罗茨风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乳化装置包括透气布、乳化孔、乳化管,所述透气布固定在所述泵本体内壁上,与所述风管外壁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乳化孔置于所述泵本体底部,所述乳化管一端穿过乳化孔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另一端与所述风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透气布与所述泵本体内壁、风管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乳化孔上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管的一端端部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透气袋。
优选地,所述下料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料口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罗茨风机鼓风的技术方案传输物料,不但节省用电量、减少污染,而且操作简单、设备无损耗。另外本实用新型设有乳化装置,在输送物料的同时防止固定物料,如膨润土等结块,方便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本体;2支座;3下料口;4乳化装置;41透气布;42乳化管;43乳化孔;5上料管;6罗茨风机;7透气袋;8储存罐;9风管;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审查员能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技术内容及其达到的技术效果,现将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结合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所示附图,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比例和最佳配置,所以,请审查员不要就附图的比列和配置,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风送泵,包括泵本体1和支座2,所述泵本体1为安装在所述支座2上的密封罐体,所述泵本体1底部设有乳化装置4,上部设有下料口3和出风口10,所述泵本体1内部设有上料管5;所述上料管5一端穿过所述泵本体1顶部与储存罐8相连,另一端置于所述泵本体1内部且与所述乳化装置4不相连;所述泵本体1底部设有风管9,所述风管9置于所述上料管5正下方,所述风管9一端端面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乳化装置4所在的水平面,但与所述上料管5的另一端不相连,所述风管9的另一端与罗茨风机6相连。通过采用罗茨风机6鼓风的技术方案传输物料,不但节省用电量、减少污染,而且操作简单、设备无损耗。
在物料传输过程中,特别是固体粉状物料,如膨润土等容易结块,结块后的物料不但影响风送,而且物料的质量被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物料结块,在泵本体底部设有乳化装置4,所述乳化装置包括透气布41、乳化孔43、乳化管42,所述透气布41固定在所述泵本体1内壁上,与所述风管9外壁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乳化孔43置于所述泵本体1底部,所述乳化管42一端穿过乳化孔43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另一端与所述风管9连通。对物料进行乳化的过程中,乳化装置的密封性直接关系乳化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乳化装置中的所述透气布与所述泵本体内壁、风管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乳化孔上设有密封装置。保证了风送过程中物料的乳化效果。
常用的风送装置,由于风力较小而影响风送速度和风送质量。其中,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风机本身,为不可调因素,风管一般情况下对风力大小的影响不是很大。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改造风管5,将风管5的一端端部设计为锥形,出风时,风管5锥形端部对风产生反弹压力,增加了风管出口处的动能,进而大大提高了风速,因而,可以产生较强的风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4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码垛机后臂驱动结构
- 下一篇:远距离输送和除湿生活垃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