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塑复合管收纳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5212.5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9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匀;刘洪;李毅芳;边卫民;钟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源管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2 | 分类号: | B25H1/12;B25H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37003 江西省萍乡市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生产的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钢塑复合管收纳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塑复合管管材的生产过程中,其完成成型加工后的钢塑复合管往往被置于生产线上的翻料架内暂存,然后定期的将翻料架上的钢塑复合管移至中转区存放进行时效处理,但是由于钢塑复合管自重较大在多层堆叠时容易散堆,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使钢塑复合管多层堆叠存放提高中转区空间利用率的目的,往往是依靠多个挡块对堆叠的钢塑复合管两侧进行限位。
但是当钢塑复合管堆叠层数较多时,所述挡块受到的水平推力也随之增大,而现有技术中的挡块仅对最底层的钢塑复合管侧向进行限位,因此当所限制的多层钢塑复合管的水平推力超过挡块与地面的摩擦力时,挡块会向外滑动而造成管材散堆的事故。要增大挡块与地面的摩擦力,所需挡块的尺寸就要随之增大,而过大的挡块则会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且安全可靠的可以多层堆叠的钢塑复合管收纳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塑复合管收纳架,它包括横杆、竖杆和立柱,所述竖杆与横杆沿同一水平面固定且垂直,所述立柱固定于横杆上,且立柱与竖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立柱上背离竖杆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导向辊,导向辊的两端与容置槽的内壁转动配合,且导向辊的轴线与容置槽槽底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导向辊的直径大于容置槽的槽深减去导向辊近容置槽槽底的外侧壁到容置槽槽底的垂面距离。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钢塑复合管收纳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通过横杆、竖杆和立柱三者两两垂直,使立柱很好的抵靠管件,同时使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和体积最轻量化,其次,在立柱上设置导向辊,既便于管件抽取,又可防止钢塑复合管的外层塑料在沿轴向抽取时与立柱摩擦刮伤。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立柱与竖杆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夹角θ为锐角。由于相邻层的管件是错位堆叠的,即左右相邻的管件之间形成内凹,用于容置上层的管件,因此将立柱倾斜的设置可以增加管件的收纳数量。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导向辊为相同的两个,两个导向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导向辊的轴线到容置槽槽底的距离均相同。两个导向辊平行设置不仅提高了导向效果,可以防止管材绕立柱的轴线转动,并且由于提高了与管材的贴合面积,因而可防止管材与导向辊贴合处的变形。
作为还一种改进,所述立柱和竖杆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竖杆固定。
作为最后一种改进,所述横杆上设有延伸弧板,所述延伸弧板沿横杆的轴线固定于背离竖杆的一侧。将延伸弧板插入管件底部,通过管件自身的重量固定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延伸弧板近横杆一侧的厚度大于延伸弧板远离横杆一侧的厚度,且延伸弧板的上端面形成一弧形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延伸弧板为两块,两块延伸弧板沿竖杆的轴线对称设于横杆两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塑复合管收纳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塑复合管收纳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横杆,2、竖杆,3、立柱,3.1、容置槽,4、导向辊,5、加强杆,6、延伸弧板,6.1、弧形面;θ是指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塑复合管收纳架,它包括横杆1、竖杆2和立柱3,所述竖杆2与横杆1沿同一水平面固定且垂直,所述立柱3固定于横杆1上,且立柱3与竖杆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也就是说,横杆1、竖杆2和立柱3三者的中轴线的连线相交一点,横杆1、竖杆2和立柱3均两两垂直固定。所述立柱3上背离竖杆2的一侧设有容置槽3.1,所述容置槽3.1内设有导向辊4,导向辊4的两端与容置槽3.1的内壁转动配合,且导向辊4的轴线与容置槽3.1槽底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导向辊4的直径大于容置槽3.1的槽深减去导向辊4近容置槽3.1槽底的外侧壁到容置槽3.1槽底的垂面距离。具体地,所述的导线辊4的外侧壁延伸至容置槽的开口所在位置端面外1~2毫米。
所述立柱3与竖杆2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夹角θ为锐角。
所述的导向辊4为相同的两个,两个导向辊4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导向辊4的轴线到容置槽3.1槽底的距离均相同。
所述立柱3和竖杆2之间设有加强杆5,所述加强杆5的两端分别与立柱3和竖杆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源管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源管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5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