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及具有该进料装置的焚烧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5723.7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宇;徐兴华;申维真;沙雪华;王姚;刘玲;张宏伟;任泰峰;高明;武志飞;傅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柳江 |
地址: | 10002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焚烧 进料 装置 具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焚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及具有该进料装置的焚烧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已逐步提高,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已达到1.36亿立方米/天,湿污泥(含水率80%)的年产生量也因此突破3480万吨。而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其中80%的湿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全国的污泥安全处置率不足10%。“十二五”规划指出将节能减排推向新的起点并拟定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项指标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氧、氮氧化物累计同比下降10%以及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
目前,污泥干化然后焚烧的工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处理污泥的主要工艺,同时也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污泥焚烧又是污泥处置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常用的污泥焚烧技术主要有多膛炉焚烧技术、流化床焚烧炉焚烧技术和回转窑焚烧技术。这些焚烧设备的传统进料方法一般有皮带传输,螺杆泵送及卡车槽车等,且均为单一物料的进料方式,缺少对于多物料组合进料的研究及应用。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加,废物处理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及处理水平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上述传统的进料装置已无法满足多物料同时进料焚烧的要求,在输送过程中也难以融合各种固体废料的搅拌、打散、混料或分流等处置所需的工艺要求,不能适应当前对于自动化控制、安全性和密封性等方面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及具有该进料装置的焚烧炉系统,对多种固体废料进行混合、搅拌和输送,污泥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插板阀和双螺旋进料机;所述进料斗上方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插板阀与双螺旋进料机上的第一固体废物进料口连接,所述双螺旋进料机内的设有双螺旋轴和双螺旋叶片,所述双螺旋轴穿设于双螺旋叶片内;所述双螺旋进料机还设有第二固体进料口。
更好地,所述进料斗的上方还设有蒸汽入口、臭气接口、通气口、料位计接口以及常压检修手孔。
更好地,所述进料斗的侧面设有温度计安装口。
更好地,所述插板阀采用电动装置或气动装置驱动。
更好地,所述双螺旋进料机还包括:第二固体废物进料口、冷却入口、减速电机、传动齿轮,所述减速电机通过传统齿轮带动双螺旋轴转动,使双螺旋叶片旋转。
更好地,所述双螺旋进料机采用风冷或水冷方式冷却。
更好地,所述双螺旋进料机底面与水平底面呈1.5°夹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焚烧炉系统,包括:固体废物提升机、固体废物破碎机、固体废物输送螺旋、固体废物输送泵、流量计、焚烧窑炉以及上述的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所述固体废物提升机与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固体废物破碎机通过固体废物输送螺旋与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固体废物输送泵通过流量计与所述双螺旋进料机的第二固体废物进料口连接,双螺旋进料机的双螺旋出料口与焚烧窑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实现了三种(或以上)固体废弃物的组合进料,且可同时对三种固体废弃物进行混合、搅拌和输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搅拌装置,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自动化程度高。
2、固体废弃物组合进料斗上方设置蒸汽入口,侧面设有温度计,双螺旋进料机的上方设置冷却风入口,且蒸汽入口管路的阀门与温度进行连锁,以便在焚烧窑炉回火温度升高时及时喷射蒸汽和冷却风进行灭火,防止危险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C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中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C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进料装置中双螺旋进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焚烧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3:进料斗
231:第一进料口;
232:第二进料口;
233:出料口;
234:蒸汽入口;
235:臭气排出接口;
236:通气口;
237:料位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5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