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耕机的内铰式减阻犁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6153.3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施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湖山植保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A01B33/10 | 分类号: | A01B33/10;A01B33/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机 内铰式减阻犁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扶式旋耕机。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旋耕机的内铰式减阻犁刀,其犁刀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旋耕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旋耕机的内铰式减阻犁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耕机的内铰式减阻犁刀,包括刀轴、刀轴上安装犁刀片,所述犁刀片包括对称安装于刀轴上的正犁刀片及反犁刀片,正犁刀片的外端与反犁刀片的外端分别带有向刀轴外端弯折的正折弯部及反折弯部;所述正犁刀片与反犁刀片之间的刀轴上安装有内铰刀,内铰刀为圆盘状结构,其带有关于其中心对称分布并间隔设置的切割齿;
所述正犁刀片上带有第一减阻孔,其正折弯部的凹面侧带有第一切齿;
所述反犁刀片上带有第二减阻孔,其反折弯部的凹面侧带有第二切齿;
所述切割齿上带有第三减阻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反两方向的犁刀片,实现正反两方向旋耕,其效率高、效果好;刀轴上设置内铰刀,对经犁刀片翻开的泥土进行二次绞碎,避免大块泥土存在,提高旋耕效率;通过减阻孔降低犁刀片及内铰刀与泥块之间的阻力,通过切齿提高对泥块的切割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旋耕效率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刀轴;2、正犁刀片;21、正折弯部;22、第一切齿;23、第一减阻孔;3、反犁刀片;31、反折弯部;32、第二切齿;33、第二减阻孔;4、内铰刀;41、切割齿;42、第三减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耕机的内铰式减阻犁刀,包括刀轴1、刀轴1上安装犁刀片,犁刀片包括对称安装于刀轴1上的正犁刀片2及反犁刀片3,正犁刀片2及反犁刀片3分别包括三组;正犁刀片2的外端与反犁刀片3的外端分别带有向刀轴1外端弯折的正折弯部21及反折弯部31,正折弯部21与反折弯部31背向折弯;正犁刀片2与反犁刀片3之间的刀轴1上安装有内铰刀4,内铰刀4为圆盘状结构,其带有关于其中心对称分布并间隔设置的切割齿41,切割齿41一般设置为4个,切割齿41围绕内铰刀4的中心逆时针或顺时针设置。
正犁刀片2上带有第一减阻孔23,其正折弯部21的凹面侧带有第一切齿22;反犁刀片3上带有第二减阻孔33,其反折弯部31的凹面侧带有第二切齿32;切割齿41上带有第三减阻孔42。通过第一减阻孔23、第二减阻孔33及第三减阻孔42降低犁刀片及内铰刀与泥块之间的阻力,通过第一切齿22、第二切齿32提高对泥块的切割力度,从而提高旋耕效率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反两方向的犁刀片,实现正反两方向旋耕,其效率高、效果好;刀轴上设置内铰刀,对经犁刀片翻开的泥土进行二次绞碎,避免大块泥土存在,提高旋耕效率;通过减阻孔降低犁刀片及内铰刀与泥块之间的阻力,通过切齿提高对泥块的切割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旋耕效率及效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湖山植保机械厂;,未经无锡市湖山植保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式少耕灭茬联合整地机
- 下一篇:旋耕机的阻尼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