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采集脑电图的头皮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6234.3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池;郝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池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800 山东省滨州市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采集 脑电图 头皮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采集脑电图的头皮电极。
背景技术
脑电图是神经内科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828930 U公开了一种脑电图条状头皮电极,使用时拆装方便。但是,这种结构的条状电极固定在电极帽上时,无法灵活调整其弯曲角度和每个电极检测点与头部的接触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采集脑电图的头皮电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条状电极根据检测需要进行灵活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采集脑电图的头皮电极,包括电极主体,电极主体外侧包裹有包埋体,所述电极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关节,相邻的两个连接关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设置有一个外套管,外套管内滑动设置有一个电极接触棒,电极接触棒通过第一弹簧体与外套管相连接,电极接触棒末端设置有接触球体,连接关节的一端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若干个固定套,固定套底部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固定套顶部设置有橡胶凸缘,橡胶凸缘卡接在连接槽内,固定套内通过金属弹片围成一个球形容纳腔,连接关节的另一端包括一个连接球体,连接球体择一地位于球形容纳腔内,并与金属弹片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凹槽的侧边设置有弧形衬边,弧形衬边与弧形凹槽的凸起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包埋体上位于弧形凹槽的位置设置有条状缺口,条状缺口的长度为连接关节长度的1.5倍~2倍,包埋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包埋体位于连接关节的位置设置有缩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关节,实现了条状电极长短、弯曲角度和旋转角度的灵活调节。连接球体位于球形容纳腔内,通过选择不同的球形容纳腔,可以实现条状电极长短的调节,也能实现电极接触棒之间间距的调节。由于固定套相互活动连接,通过橡胶凸缘在连接槽内的转动和倾斜滑动,可以实现条状电极的弯曲和旋转角度的调节,这就实现了电极接触棒检测部位的调整和接触角度的调整。由于这一结构的电极主体可以弯曲和旋转,所以在弧形凹槽两侧设置弧形衬边,可以保证在电极主体发生弯曲和旋转时弧形衬边有效地对检测部位进行支撑。包埋体上的条状缺口是针对电极主体进行伸缩时配合电极接触棒位置所设置的。聚四氟乙烯涂层可以便于电极主体在包埋体内进行调整,缩口可以对连接关节进行包覆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连接关节发生松动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关节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弧形凹槽的结构图。
图中:1、电极主体;2、包埋体;3、连接关节;4、弧形凹槽;5、外套管;6、电极接触棒;7、第一弹簧体;8、接触球体;9、固定套;10、金属弹片;11、球形容纳腔;12、连接球体;13、弧形衬边;14、条状缺口;15、聚四氟乙烯涂层;16、缩口;17、连接槽;18、橡胶凸缘;19、注入导管;20、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池,未经王兴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子血糖仪
- 下一篇:用于对行敲击事件进行响应的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