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6519.7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康凯;邵民;刘斌;杨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祥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喷淋 自动 灭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现在装修所使用的材料很多都是易燃物,以及家电的大量使用,电源线路的超负荷运行和线路老化等都会留下安全隐患,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在公共场所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还是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的预防性决定了其启用次数非常少,甚至数十年都没有工作过一次,长期不用容易出现堵塞,一旦出现火警,很有可能失去作用,为了确保在需要启用时能够正常可靠地工作,所以有必要对楼层内的喷淋管道进行注水打压检测,如果发现管道内的水压达不到正常标准好进行排查维修,注水打压测试前先将管道内的水排出干净,由于楼层较多造成了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检测时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测试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能够对定期测试,保证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时刻处于正常状态并且在做检测时减少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和设置楼层天花板上的多个消防喷头,所述消防喷头通过给水管道与蓄水池连通,在消防喷头与蓄水池之间的给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止回阀、水泵和闸阀,在给水管道的末端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和常闭阀,在给水管道的末端还连接有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与蓄水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蓄水池与自来水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常闭阀为球阀。
进一步,在所述给水管道上还连接有湿式报警阀。
进一步,所述给水管道的末端通过橡胶软接头与回水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期向整个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进行打压注水,保证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时刻处于正常状态,在做检测时先将系统内的水由回水管道回收到蓄水池内,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蓄水池 2、消防喷头 3、给水管道
4、止回阀 5、水泵 6、闸阀
7、压力表 8、常闭阀 9、回水管道
10、湿式报警阀 11、橡胶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1和设置楼层天花板上的多个消防喷头2,所述蓄水池1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所述消防喷头2通过给水管道3与蓄水池1连通,在消防喷头2与蓄水池1之间的给水管道3上依次设置有止回阀4、水泵5和闸阀6,在所述给水管道3上还连接有湿式报警阀10。在给水管道3的末端依次设置有压力表7和常闭阀8,所述常闭阀8为球阀。在给水管道3的末端还连接有回水管道9,所述回水管道9与蓄水池1连通。所述给水管道3的末端通过橡胶软接头11与回水管道9连通。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喷淋自动灭火系统进行注水压力测试时,由于压力表7安装在给水管道3的最末端,也就是最不利的喷口位置,如果该处的水压和流量正常,说明给水管道3中间部位没有堵塞现象。常闭阀8采用球阀的目的是因为球阀打开速度快,可最快的将阀门开至最大。设置压力表7是为了便于观察给水最末端的水压,此处水压正常,管道的中间应该没有问题。设置回水管道9与给水管道3连通目的是防止试水结束后将水随意排除,造成水资源浪费,通过回水管道9将测试完毕后用水流回到水流的到蓄水池1内,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给水管道3的末端通过橡胶软接头11与回水管道9连通,增加了给水管道3和回水管道9稳定性和密封性,给水管道3上还连接有湿式报警阀10提高了当发生火灾时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祥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祥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