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和一种USB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6908.X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吴昊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装置 usb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接口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和一种USB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增多,使用USB接口作为充电接口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有些厂家所生成的电子设备的适配器的输出电压在5V以上,有的甚至到了12V。然而,通常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电压为5V。当输入电压超过5V时,如果没有过压保护电路,很多芯片的管脚就会直接承受高压而损害,导致电子产品的毁坏,对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并且电压过高,还会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甚至外接的电源的电压过高时,还会造成电子产品的爆炸,威胁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不能进行过压保护,容易造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和一种USB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不能进行过压保护,容易造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稳压单元和电流源单元;
所述电流源单元连接在一用于外接的电力输入接口和系统主板电路之间,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源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力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为所述电流源单元的工作电压,维持所述电流源单元工作;
所述电流源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力输入接口的输入电压调整为预设值后输出至所述系统主板电路。
可选的,所述电流源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一并连接至所述电力输入接口,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系统主板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和稳压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力输入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截止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管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稳压单元;
所述第二稳压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和第三电阻;所述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截止端相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源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线性稳压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滤波单元;
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电力输入接口为USB接口,
和/或,所述线性稳压器为1.5V的LDO线性稳压器;
和/或,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KΩ~3KΩ;
和/或,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KΩ~3KΩ;
和/或,所述稳压管为5.1V的稳压管。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PN三极管;
和/或,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MOS场效应管;
和/或,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50KΩ~250KΩ;
和/或,第四电阻的阻值为50KΩ~60KΩ,所述第四电阻的精度为1%;
和/或,第五电阻的阻值为10KΩ~16KΩ,所述第五电阻的精度为1%。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为1UF的电容;
和/或,所述第二电容为0.1UF的电容。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包括:柔性FPC板、USB座子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
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形成在在所述柔性FPC板的板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