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钻铣方台形铝件壳体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7517.X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1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铣方台形铝件 壳体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件壳体的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钻铣方台形铝件壳体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电机也可称为齿轮马达或齿轮电机。通常由专业的减速机生产厂进行集成组装好后成套供货。减速电机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机械行业等。减速电机由电机壳体和安装在电机壳体内部的减速电机与连接轴组成。电机的壳体包括方台形铝件壳体、铝件长壳体以及铝件防护壳体三部分。其中,方台形铝件壳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铝件壳体本体以及连接二者的径柱,底座上钻四孔,具有圆环状凸起,铝件壳体镗内孔。
在加工该方台形铝件壳体的上端面、四周面以及镗内孔与钻底座四孔等加工过程中,铝件壳体的固定效果直接影响了壳体的加工质量。而该方台形铝件壳体的底座上具有圆环状凸起,且铸件产品表面凹凸不平,在对其进行钻孔、加工表面等机械加工过程中,若采用已有的装夹装置夹装固定,铝件壳体易发生震动,加工稳定性差,加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现有装置的拆卸较为复杂,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钻铣方台形铝件壳体的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钻铣方台形铝件壳体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底板上设置的压紧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部圆环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压紧装置压紧待加工零件壳体的底座,所述的限位装置卡设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座的一角。
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和支撑板,所述的限位板的一端设有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座一角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板(7)。
所述的支撑板用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压板与拉杆,所述的压板一端压在待加工零件壳体的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拉杆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的拉杆设有螺纹,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与拉杆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的压板可沿拉杆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母限位。
待加工零件壳体与底板的固定夹紧程度是通过调节螺母的拧入深度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方台形铝件壳体的钻底面四孔与铣上端四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产品加工的质量好:该工装能有效地保证加工准确性,装夹时间短。
二、工装成本低,适用性好,由于采用了活性元件(限位板连接弹簧),大大改善了产品毛坯的加工环境。
三、工装拆卸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加工产品零件;
图2为加工装置图;
图中,底板1,压板2,拉杆3,待加工产品零件4,螺母5,螺栓6,支撑板7,螺栓8,限位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钻铣方台形铝件壳体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压紧装置和限位装置。底板1上设有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部圆环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和与拉杆3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压紧装置包括压板2与拉杆3,压板2可沿拉杆3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母5限位压紧待加工零件壳体的底座。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9与支撑板7,限位板9一端设有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座一角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板7,并通过螺栓8固定在支撑板7上卡设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座的一角,而且通过弹簧的作用力能进行一定长度和角度的调节,适应性好,支撑板7通过螺栓6固定在底板1上。
为了提高铝件产品加工时的稳定性,可以加大螺母6,加宽压板2,加大限位板9与待加工零件壳体底座的接触面积。
使用时,在底板1上依据加工工装各零件的位置情况,预先开通孔与螺纹孔,冲透出两侧的直槽用于配合紧固件将工装固定于机床上,在安装个工装零件时,首先安装限位装置(M6螺栓6,支撑板7,M8螺栓8,限位板9)有助于零件的加工找正,再依靠压板2,拉杆3,M12螺母5压紧零件此时即可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7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