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8521.8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8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大鼎诚(北京)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空气 预热器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具体涉及一种蘑菇状变形自动补偿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知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在热态运行时都会因转子热端和冷端存在温度差产生形似“蘑菇状”的热变形。连续不断旋转的转子与相对固定的密封面之间必然存在密封间隙,间隙的大小是随热端和冷端温度差大小而成正比变化的,变形量越大,间隙越大,由于有间隙的存在,高压的空气会漏入低压的烟气中,使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增加,影响机组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小转子与密封面之间间隙,国内技术目前大部分是采用自动扇形板自动跟踪减小密封间隙的方式,当热态间隙发生改变时,将间隙变化信号反馈至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动作,根据反馈信息上下调整扇形板,从而使间隙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密封方式结构复杂,对运行要求高,可靠性不好,维护费用高,实用性差,这种方法也无法彻底解决转子的“蘑菇状”热变形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自动消除转子的“蘑菇状”热变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包括中心筒体和分仓板,所述分仓板与中心筒体固定连接,分仓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布的上部径向板、中部径向板和下部径向板,上部径向板和下部径向板分别与中部径向板部分重叠,重叠部分活动连接;分仓板为多个,每相邻两个分仓板之间设置有传热元件盒;
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方式为搭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部径向板呈“┴”形,包括中间凸起部和两侧重叠部,所述上部径向板和下部径向板呈“∟”形,包括外侧凸起部和内侧重叠部,中部径向板与上部径向板、下部径向板重叠部形状契合;
优选地,所述上部径向板和下部径向板上内侧重叠部的长度大于所述中部径向板两侧重叠部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传热元件盒设置在中部径向板处;
优选地,所述上部径向板和下部径向板上设置有密封片;
优选地,所述密封片通过螺栓紧固在上部径向板和下部径向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减小空气预热器在热态下转子与相对固定的壳体之间的间隙,使空气预热器的密封间隙无论高低负荷、无论冷热态均能保持相同,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本实用新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包括中心筒体1、分仓板、传热元件盒5和密封片6,分仓板以扇形排布围绕中心筒体一周,分仓板包括上部径向板2、中部径向板3和下部径向板4;其中上部径向板2、中部径向板3和下部径向板4与中心筒体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中部径向板呈“┴”形,包括中间凸起部301和两侧重叠部302,上部径向板2和下部径向板3呈“∟”形,包括外侧凸起部(201,401)和内侧重叠部(202,402),中部径向板3的两 侧重叠部302分别与上部径向板2的内侧重叠部202、下部径向板4的内侧重叠部402形状契合,贴合面无间隙,以搭接方式连接;并且上部径向板2和下部径向板4上内侧重叠部(202,402)的长度大于所述中部径向板3两侧重叠部302的长度,中部径向板3与上部径向板2、下部径向板4发生相互位移相互不受限制。每相邻两个分仓板之间、中部径向板处设置有传热元件盒5,在上部径向板2和下部径向板4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开口中设置螺栓用以紧固密封片6。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分仓板与中心筒体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方式,所述密封片与分仓板的固定连接方式也不限于螺栓固定,其他使之固定的连接方式均可。
空气预热器工作时,传热元件盒5随着转子的转动,依次流经烟气和空气侧,在烟气侧吸热,在空气侧放热;烟气流向从上到下,空气流向从下到上,中部径向板3上端的温度高于下端温度,在传热元件盒5和密封片6的作用下,减小了上部径向板2和下部径向板4温差变化,无热态膨胀量,并且上部径向板2和下部径向板4与中部径向板为搭接连接,并非固定一体化结构,可发生相互位移,因此上部径向板2和下部径向板4不会发生温度差引起的热变形,亦不会发生以中心筒体底部为受热膨胀中心,在热膨胀和转子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蘑菇状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大鼎诚(北京)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大鼎诚(北京)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8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加料的民用清洁燃烧炉具
- 下一篇:废热回收除尘脱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