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缠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8618.9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仪清;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仪清;重庆里程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B29C53/5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黎志红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型材螺旋缠绕技术,尤其是一种提高环刚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大口径缠绕管及其缠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排污、引水、农业灌溉、建筑模块、交通、通讯等领域均会大量用到大口径的管道。现有技术的管道不外乎有砼管道、金属管道和PVC塑料管道,这几类管道在生产中均需要大型模具以及配套的大型生产设备,使得管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本实用新型人实用新型的中国专利公布的02276483.6公布的多功能螺旋管缠绕机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可以再施工安装场所通过将PVC型材直接螺旋缠绕成所需大口径的PVC螺旋缠绕管,不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使得管道具有抗酸碱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是将将PVC型材相互重叠后【或者将PVC型材通过胶水相互粘接后】直接送入缠绕机螺旋缠绕制成管道,该方法生产出的大口径缠绕管环刚度只有3-4 KN/m2,生产成本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PVC型材螺旋缠绕技术生产出的螺旋缠绕管环刚度只有3-4 KN/m2,且需要3至5层,或者比5层还多,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环刚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大口径缠绕管。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口径缠绕管,包括至少两块型材螺旋缠绕为一体形成的管体;其中:
所述相邻两块型材之间设置有环刚度增强墩。
由于上述结构,设置的环刚度增强墩所起作用与桥墩类似【缠绕前型材之间通过环刚度增强墩相互支撑,环刚度增强墩所起作用与桥墩类似;当进入螺旋机缠绕后,型材之间通过环刚度增强墩相互楔紧,使得各层型材相互缠绕更紧密】,能够有效提高环刚度,采用两层型材与环刚度增强墩复合后螺旋缠绕成的大口径缠绕管经检测能够达到8-12 KN/m2,提高了环刚度的同时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型材宽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1和102均为型材;2、管体;3、环刚度增强墩;4、待缠绕板坯体;5、公接头;6、母接头;7、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2,图中的大口径缠绕管,包括至少两块型材1螺旋缠绕为一体形成的管体2;其中:
所述相邻两块型材1之间设置有环刚度增强墩3。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环刚度增强墩3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
为保证缠绕管在缠绕过程中各型材1之间相互紧密缠绕,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环刚度增强墩3之间具有间隙。
为保证缠绕管在使用过程便于金属检测仪检测,便于检修人员检修,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环刚度增强墩3中预埋有供检测仪检测的金属芯片或在环刚度增强墩3表面固定有供检测仪检测的金属芯片,各金属芯片之间相互形成检测网。在后续检修过程中,如果缠绕管那个地方出现泄漏或凹陷,金属检测仪便能直观的检测到,使抢修人员快速的找准泄漏源,实现快速抢修。
为保证型材1在缠绕中边部能够紧密缠绕,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型材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公接头5和母接头6。
为进一步降低能耗,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型材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之间通过镂空部7贯通。
显然,上述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环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仪清;重庆里程管业有限公司;,未经陈仪清;重庆里程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8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