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照明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0063.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定;沈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0;F21V17/16;F21V33/00;F21V2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450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照明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照明灯由于具有节能、环保、可光控、实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寿命长等很多优点,因此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LED照明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领域。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LED照明灯具也日益智能化,在智能应用环境中,通常在LED照明灯具上安装集成了某些智能模块,以完成某些特定的附加功能,如采集音频数据、视频数据、检测光线强度等等,这些智能模块安装在LED照明灯具上,当LED照明灯具安装到灯座上时,需要将灯具与灯座旋紧固定,且不能随意转动调整灯具的角度,由于智能模块的位置存在随机性,因此有时无法达到预定位置,无法继续将灯具上的智能模块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及方向,从而影响了数据的采集,不能实现更好的智能功能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灯具角度、结构简单合理且不影响安装及照明效果的LED照明灯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调节灯具角度、结构简单合理且不影响安装及照明效果的LED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照明灯具,包括灯头、壳体、电源模块及LED发光模块,所述灯头与壳体相连接,电源模块容置在壳体内部且分别与灯头和LED发光模块实现电连接,所述灯头和壳体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壳体通过转动装置与灯头实现卡合且所述壳体可以以灯头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灯头和壳体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壳体通过转动装置与灯头实现卡合且壳体可以以灯头的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实现LED灯具角度的自由调整;在安装LED照明灯具后,灯头适配固定到灯座上,旋转壳体,在转动装置的作用下壳体绕灯头轴线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LED灯具角度的自由调整,适用范围广,为用户带来了便利和更具人性化的体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紧凑,不影响安装及照明效果。
较佳地,所述壳体以灯头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旋转范围小于360度。
如果无限制地旋转壳体,会致使电源模块与灯头之间连接的电线发生扭曲甚至扭断进而损坏LED灯具,本实用新型仅允许壳体旋转一周,防止无限转动扭断内部连接线,从而保护LED灯具。
较佳地,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滑动套接在第二部件内,第一部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并将第二部件卡合到壳体上,第二部件与灯头固定连接并与壳体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上表面上即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不相接触的表面的边缘上设有第一挡块,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块,在第一部件的边缘处开设有一个与第二挡块相对应的缺口,第二挡块穿过缺口使得第一部件套接在第二部件内,其中第二挡块的底部高于第一部件的上表面且低于第一挡块的顶部。
在旋转壳体时,第一部件与壳体同步旋转,第一挡块随第一部件同步旋转直至被第二挡块阻挡,从而限制了壳体旋转范围小于360度,而如果无限制地旋转壳体,会致使电源模块与灯头之间连接的电线发生扭曲甚至扭断进而损坏LED灯具,设置了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仅允许壳体旋转一周,防止无限转动扭断内部连接线,从而保护LED灯具。
较佳地,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下表面上即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块,在第二部件的上表面即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所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住凸块的凹槽。
当旋转壳体时,第一部件随壳体同步旋转,第一部件上的凸块滑出第二部件上的凹槽,凸块与第二部件的上表面相接触且相互摩擦;当凸块卡置在凹槽内,凸块需要一定的阻力才可以滑出凹槽,从而可以防止在安装LED灯时旋转壳体而无法带动灯头转动进行安装,当灯头旋进灯座后,施加一定的扭力即可克服所述凸块在凹槽内的阻力,使凸块滑出凹槽,从而使壳体旋转,实现角度调节。
较佳地,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表面的边缘处开有通槽且在通槽处对应形成有悬臂,所述的凸块位于悬臂的中间位置。
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表面的边缘处开有通槽且在通槽处对应形成有悬臂,即在凸块所在位置沿转动方向形成有悬臂,凸块位于悬臂的中间,当凸块滑出凹槽与第二部件相互摩擦时,悬臂受压力作用沿压力方向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当凸块滑入凹槽内,悬臂随压力的消失恢复原状。
较佳地,所述第二部件与灯头通过螺纹和铆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0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蚕丝外观检验用LED灯光源
- 下一篇:LED地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