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实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0233.6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子业;杨鹏远;王永隽;陈成速;高攀;杨树英;高红;高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25105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于电梯需求量不断增加,急需大量的安装、维修以及保养电梯的维修人员。电梯的安装和维保属于特种职业,存在着危险性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真实的电梯有多个系统组成,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在实际的安装、维修以及保养过程中由于空间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全面观察到某机构,也不能模拟故障,而且维修人员长时间在高空作业中非常危险。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的实训设备,往往直接去电梯安装工地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极易发生各种事故,无法确保实训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由于实训人员缺乏实际的基础操作经验,无法确保整台电梯的安装、维保质量,也给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实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实训设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实训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待实训平面上,支撑框架内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直线轨道;用于模拟轿厢的轿厢架,轿厢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曳引机构,曳引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曳引机构与轿厢架驱动连接以驱动轿厢架沿第一直线轨道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内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二直线轨道,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对重机构,对重机构包括用于模拟对重块的对重架,对重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曳引机构与对重架驱动连接以驱动对重架沿第二直线轨道上下移动,其中,轿厢架向上移动时对重架向下移动,轿厢架向下移动时对重架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曳引机构包括曳引机、曳引绳和第一反绳轮,曳引机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第一反绳轮安装在轿厢架上,对重机构还包括第二反绳轮,第二反绳轮安装在对重架上,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的顶部,曳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反绳轮、曳引机的曳引轮以及第二反绳轮固定在支撑框架的顶部。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轿厢导轨,两条轿厢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框架上,轿厢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在两条轿厢导轨中,两条轿厢导轨之间形成第一直线轨道。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对重导轨,两条对重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对重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在两条对重导轨中,两条对重导轨之间形成第二直线轨道。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上轿厢导靴和下轿厢导靴,轿厢架的上端通过上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导轨上,轿厢架的下端通过下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导轨上。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上对重导靴和下对重导靴,对重架的上端通过上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导轨上,对重架的下端通过下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导轨上。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安全门,安全门可开合地安装在支撑框架上。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爬梯,爬梯安装在支撑框架上。
进一步地,电梯实训装置还包括防护栏,防护栏安装在支撑框架的顶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梯实训装置支撑框架、用于模拟轿厢的轿厢架以及曳引机构,通过曳引机构驱动轿厢架沿着第一直线轨道上下移动。上述电梯实训装置采用真实的电梯的曳引机构等部件,这样可以模拟电梯曳引机构,使得实训人员了解曳引机构的工作原理,上述电梯实训装置还可以在支撑框架内进行曳引机构的安装与调整以及轿厢架的安装与调整实训操作,以满足真实电梯安装维保的实训需求。同时,上述电梯实训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实训人员进行实训操作,能够确保实训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够确保实际操作时整台电梯的安装和维保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实训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梯实训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电梯实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0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立体灯光效果的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