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管式生物质锅炉对流烟道防积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0654.9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贾金岭;张修冰;范高峰;崔颖辉;白周方;海彦生;常思捷;方永峰;张凤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M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管式 生物 锅炉 对流 烟道 防积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烟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角管式生物质锅炉对流烟道防积灰结构。
背景技术
角管式生物质锅炉按烟气流程看,一般采用“N”布置,炉膛烟气向上流动,炉膛出口布置下行烟道,烟气经下行烟道后转180°弯,再向上流动,最后排出锅炉。下行烟道中四墙壁的前墙下部的整体壁面向前弯向炉膛,形成炉膛后拱。
原有角管式生物质锅炉的下行烟道,前墙水冷壁仅向前弯形成炉膛后拱,这样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烟气会在后拱的背面“A”区(见附图一)形成涡流,烟气中的灰在此区域沉积,最后形成大量积灰,由于生物质灰粘接性较强,积灰逐渐蔓延、并向烟道增长,使烟道通流面积逐渐减小,最终影响锅炉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防止角管式生物质锅炉下行烟道积灰、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的角管式生物质锅炉对流烟道防积灰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角管式生物质锅炉对流烟道防积灰结构,包括设置在炉膛出口端的呈折线型的下行烟道,所述的下行烟道包括设置在靠近炉膛一侧的前墙水冷壁、设置在下行烟道下部折弯处的炉膛后拱、侧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所述的炉膛后拱为下行烟道的前墙水冷壁的部分管子后弯而形成。
所述的炉膛后拱与下行烟道之间相互独立密封,炉膛后拱朝向炉膛开设有风孔,且炉膛后拱上连通布置有二次风管。
所述的下行烟道内布置有对流受热面。
所述的下行烟道的各个侧面的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炉膛后拱的结构进行改进,其能够在锅炉运行时保证气流流通顺畅,避免出现涡流现象,大大改善了烟道的流通质量,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在后拱与下行烟道前墙形成的独立的密封腔室中,布置有二次风管,改善炉膛内燃烧状况,有效的提高炉膛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下行烟道、2为前墙水冷壁、3为后墙水冷壁、4为炉膛后拱、5为风孔、6为二次风管、7为对流受热面Ⅰ、8为对流受热面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 一种角管式生物质锅炉对流烟道防积灰结构,包括设置在炉膛出口端的呈折线型的下行烟道1,所述的下行烟道1的各个侧面的水冷壁均采用膜式水冷壁,且在下行烟道1内布置有对流受热面Ⅰ7和对流受热面Ⅱ8,所述的下行烟道1包括设置在靠近炉膛一侧的前墙水冷壁2、设置在下行烟道下部折弯处的炉膛后拱4、侧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3,所述的炉膛后拱4为前墙水冷壁部分后弯而形成,从而形成新的烟气通道,保证烟气流动过程中不会形成涡流,保证烟道流通顺畅。
实施例二: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炉膛后拱4与下行烟道1之间相互独立密封,炉膛后拱4朝向炉膛开设有风孔5,且炉膛后拱4上布置有二次风管6。其能够进行二次风的合理分配,保证炉膛的燃烧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炉膛后拱的结构进行改进,其能够在在锅炉运行时时保证气流流通顺畅,避免出现涡流现象,大大改善了烟道的流通质量,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在后拱与下行烟道前墙形成独立的密封腔室的过程中,布置有二次风管,能够改善炉膛内燃烧状况,有效的提高炉膛的燃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0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GGH多功能调温布置系统
- 下一篇:医疗废物便携式应急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