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补砂型直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0890.0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韩;朱仁胜;张月;周隐;刘四洋;孙程;田海飞;沈健;黄康;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23/00 | 分类号: | B22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8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补 砂型 直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补砂型直角的装置,属于铸造领域,适用于普通砂型铸造。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普通铸造的铸型有型砂、树脂、水玻璃等。特种铸造的铸型有: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等。在普通砂型铸造中,将模型放入到砂箱中,然后用型砂填充砂箱,待型砂紧实后,取出模型再合箱浇注成零件。在取出模型这一步骤中,由于型砂自身特性或者是操作不当,会造成砂型的不完整性。尤其是湿砂型铸造中,由于湿砂与模型(尤其是木模)的充分接触,有时在脱模时会造成砂型直角(多为直角型腔壁)的破坏,分离出的砂型多粘在模型上。当对这部分破损砂型进行修补时,多是工人借助简单的工具(例如灰刮、瓦刀、抹泥刀等)来进行修补。采用这种人工普通方法修补,不可避免的延长了铸造造型时间,加大了铸造成型周期,降低了铸造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修补破损砂型直角的装置,提高人工修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修补砂型直角的装置,包括修补器、压缩直柄和弯形手柄;
所述修补器是由三片边与边相互垂直的贴合片以及造型管、型砂斗、开合铁片与手柄构成,所述贴合片顶角处设有楔形开口,所述造型管具有上围壁,以及与上围壁两侧连接、斜向其内侧的侧围壁,所述的侧围壁下部两侧延伸连接形成闭合部,上部一侧垂直连接有手柄,手柄中部设有第一圆孔,造型管下部与楔形开口固定连接;
所述压缩直柄由连接在直杆两端的造型勺与圆环构成,造型勺位于上围壁与侧围壁构成的腔体内;
所述弯形手柄包括弯杆、垂直弯杆一端的圆柱形销柱、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突起,弯杆折弯处设有圆通孔,所述的圆柱形销柱与压缩直柄的圆环相连接,所述的圆通孔与第一圆孔通过圆柱销铰链。
所述闭合部设有泄漏口,所述楔形开口设有2-4度的过渡角,所述上围壁下端上表面设有型砂斗,型砂斗设有漏口,漏口位于楔形开口上方并与其相通。
所述型砂斗的四壁均为倾斜壁面或者垂直壁面,一侧壁面的底部设有长方形的开口,开合铁片放入开口内。
所述圆柱形销柱的直径比圆环的内环直径小2-3毫米。
所述突起设有第二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直柄在修补器的三角形内腔道的往返直线运动,把型砂斗内经过漏口进入到三角形腔道内的型砂压缩到待修补的砂型上,提高了人工修补砂型的修补效率和修补精度。
2、装置简单,结构简洁,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贴合片俯视示意图;
图2为修补器主视示意图;
图3为修补器剖视示意图;
图4为压缩直柄示意图;
图5为弯形手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7为贴合片连接处形成的过度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修补直角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弯形手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未经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0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