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327.5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2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马仁和;刘恩峰;张学进;汪冶燕;毛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3/10 | 分类号: | B26B13/10;B26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对布料进行烘干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布料生产中,烘干装置是必备的生产设备,烘干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布料的最终质量。目前常见的布料烘干装置如专利申请号“201110006170.7”中所公开的结构,上述结构包括箱体,在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箱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待烘干布料的进口和供布料导出的出口。布料通过导向辊在箱体内输送。通过与箱体内的暖气流换热实现布料的烘干。上述结构,布料烘干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水汽滞留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在所述烘干箱体上侧设置有热风入口,在所述烘干箱体下侧设置有第一热风出口,在所述箱体一侧设置布料入口,在所述箱体另一侧设置有布料出口,在所述布料入口和所述布料出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位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张紧布料的张紧辊,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热风入口下端设置有分流板,在所述分流板上间隔设置有导风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箱体上方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热风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部分所述导风孔上拧设有导风管道,所述导风管道位于所述张紧辊之间,在导风管道的侧壁开设有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板将热风入口处的热风分流,使得加热空气与布料接触更加均匀,并且布料上的水分随着热气流从热风出口快速导出,不会存在在箱体内滞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2,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1,在所述烘干箱体1上侧设置有热风入口10,在所述烘干箱体1下侧设置有第一热风出口11,在所述箱体1一侧设置布料入口12,在所述箱体1另一侧设置有布料出口13,在所述布料入口12和所述布料出口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和第二导向辊3。所述第一热风出口11和所述热风入口10左右相对设置,以使得箱体1内暖风沿着热风入口10进入并且在箱体1内部充分循环后沿着第一热风出口11流出。
位于第一导向辊2和第二导向辊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张紧布料的张紧辊4,箱体1内位于所述热风入口10下端和张紧辊4之间设置有分流板4,在所述分流板4上间隔设置有导风孔40。即通过分流板4将热气流分流,以使其与待烘干的布料充分接触,使得布料表面受热均匀。
在所述箱体1上方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热风出口5,通过第二热风出口5将位于箱体1内的带有水分的热空气导出。
在部分所述导风孔40上拧设有导风管道6,所述导风管道6位于所述张紧辊之间,在导风管道6的侧壁开设有孔60,上述结构,通过导风管道6将热风入口中导入的部分热气流沿着导风管道6直接将其导入到在张紧辊4上张紧的待烘干布料表面,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减少了能源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发器具、接收插座和连接器插头
- 下一篇: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