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动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3545.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4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王琰;李亚飞;蔡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气动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动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3030049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电梯装置,该装置以空气传递驱动力,通过气泵来控制位于轿厢上部或/和下部的储气空间的空气含量形成较大的气压差,从而带动轿厢在类似圆筒状的井道内作上下运动。该气动电梯装置不仅省去了传统曳引式电梯系统中的底坑和对重系统,使生产、安装及维护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实用新型以空气传递动力,绿色环保。
公开号为CN10387986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气动电梯的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实用新型在位于井道上方的驱动装置的密闭抽气室内设置了至少两台功率不等的抽风机,根据轿厢运行状态选择不同的气泵对轿顶上方的密闭空间直接抽气。但是,随着楼层数增多,具有这种结构的气动电梯的抽气空间就会大大增加,势必需要或消耗更多的驱动能量。如何在维持原有气动电梯驱动功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节约能量是本实用新型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动电梯装置,通过在气动电梯轿厢顶上方设置一个与其平行且和井道内壁密封良好的隔层板,将轿顶以上空间分割成了相对独立、能够动态变化的两部分,附加一根可随隔层板上下运动的可伸缩型抽气管道,根据乘客呼梯需要采用两台气泵对井道空间进行分区抽气,选择性的利用井道空间中的有效抽气空间,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节约能量,实现一定的节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动电梯装置,其包括轿厢、井道以及若干层站,所述轿厢顶端与井道内壁密封并且可沿井道内壁上下滑动,轿厢顶端上方的井道内设有与井道内壁密封并且可沿井道内壁上下滑动的隔层板,隔层板与轿厢顶端之间形成第一抽气空间,隔层板与井道顶端之间形成第二抽气空间,所述井道的顶部设有与隔层板固定连接并且与第一抽气空间连通的第一抽气管道,井道顶部还设有与第二抽气空间连通的第二抽气管道,所述第一抽气管道为可伸缩型抽气管道或软管管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井道内壁设有导轨,所述隔层板设有与上述导轨相配合的导轨卡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上端与安装于井道顶部的第一气泵连接,下端通过固定圈与隔层板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由若干级管道组成,若干级管道两两通过链接端连接,组成第一抽气管道的若干级管道,其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井道顶部设有与第一气泵相配合的第一真空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抽气管道与安装于井道顶部的第二气泵连接,井道顶部设有与第二气泵相配合的第二真空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泵功率大于所述第二气泵功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厢的顶端与井道内壁通过第一密封垫实现密封连接,所述隔层板与井道内壁通过第二密封垫实现密封连接,所述导轨卡槽与导轨之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选择性的利用了井道空间中的有效抽气空间,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节约了能量,实现了一定的节能;对于层站数较多的气动电梯,其节能效果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抽气管道为可伸缩型抽气管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3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
- 下一篇:座椅可折叠的折叠电动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