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式钻孔捕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5639.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齐杰龙;粱誉;赵娟娟;黄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E21B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捕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式钻孔捕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钻瓦斯抽放孔及锚杆孔时由于煤质松软及风力排渣会有大量的煤尘、岩尘和瓦斯气体混合着从钻孔中排出,造成巷道内粉尘、瓦斯气体浓度增加,人员健康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320655278.3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钻孔捕尘装置,所述采用固定环内悬深的弹性摆动密封刷丝,刷丝沿固定环周紧密排部形成与钻杆外周面紧密配合的丝簇。钻杆静止时,刷丝与钻杆形成紧密的密封,钻杆运动时刷丝随着钻杆的转动在钻杆切向方向弹性摆动,使钻杆与刷丝形成有效的动态密封。这样的结构起到了一定的密封效果,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钻杆钻进时存在较大的摆动,这样一方面加快毛刷的损坏;另一方面钻杆摆动超出毛刷中心环时,密封失效;工作一段时间毛刷上粘尘后由于重力作用刷丝弯曲造成密封失效;密封刷丝更换较为不便。对于煤质特别松软的地方,由于需要增大排气风压才能将煤粉排出,所以出口处的风压较大,捕尘器难以密封,除尘效果较差。 捕尘器后端通过除尘箱二次除尘,体积及较大,运输安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更好的浮动式钻孔捕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式钻孔捕尘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钻杆外围的捕尘罩,捕尘罩上固设有捕尘密封装置,捕尘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刷丝,还包括有用于空套在钻杆外围的浮动环和罩设于浮动环外围的固定罩,所述浮动环的内壁面上固定布设有向浮动环内悬伸的可弹性摆动的密封刷丝,所述密封刷丝沿所述浮动环周向紧密排布而形成用于与钻杆的外周面密封配合的环形的刷丝簇,所述固定罩具有容纳所述浮动环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挡止浮动环轴向运动的前后侧板并于前后侧板上同轴设置有供钻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浮动环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腔室的前后侧板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腔室的内表面与所述浮动环的外周面之间具有供浮动环跟随钻杆径向摆动的浮动空间。
所述固定罩的前后侧板的内表面上沿径向分布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凹槽,所述浮动环的两端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环形凹槽成对设置且与所述凹槽紧密配合的凸起。
所述腔室的前后侧板中的一个侧板为可拆安装于所述固定罩上的压板。
所述浮动环是由两个半环体固连而成的圆环,所述浮动环的内壁面上固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刷丝簇的箍带,所述箍带为三层且紧密排布于浮动环的内壁面上。
所述捕尘罩内设置有将捕尘罩分为前后两腔室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一侧固设有所述的捕尘密封装置,所述捕尘罩左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喷雾头,所述捕尘罩的左右两侧面上还连接有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的出风口处连接有颗粒吸入螺旋管,所述颗粒吸入螺旋管的出风口端沿顺风方向上依次安装有喷雾接头和收尘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钻孔捕尘装置,在捕尘罩设置的浮动式随钻孔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中的浮动环装入固定罩的腔室内,固定罩具有在轴向方向上挡止浮动环轴向运动的前后侧壁,同时在腔室内与前后侧壁之间形成滑动密封配合,在钻杆钻进时,浮动环随钻杆在腔室内径向方向上摆动浮动,左右侧壁可以对浮动环起到限制作用,使其只能在固定罩的腔室内运动,即使在钻杆径向浮动运动时,还能保证刷丝簇的良好密封。由于浮动环刷丝较密可使浮动环环绕在钻杆周围,使得刷丝簇不易受到破坏。
进一步的,腔室的前后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为可拆安装于固定罩上的压板,当需要对浮动环上的刷丝簇严重磨损时,可以将压板取下即可对刷丝进行更换。
更进一步的,捕尘器上安装有喷雾降尘装置具有喷雾除尘作用,捕尘器上还安装有负压发生器,通过压风产生的空气放大作用将细微的颗粒吸入螺旋管内,负压发生器出口端沿顺风方向安装喷雾接头,喷雾与粉尘在螺旋管内充分混合,进一步去除粉尘,收尘袋具有收集尘土的作用可以将收集的灰尘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浮动式钻孔捕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的捕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捕尘密封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刷丝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5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丢手工具
- 下一篇: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