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式回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5798.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厚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0052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回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火装备,特别涉及一种滚筒式回火炉。
背景技术
油浴回火炉是一种以油为介质对零件进行回火的回火炉,主要包括油箱和位于油箱内用于放置零件的料框,油箱内的油被加热,热量通过料框传递给零件,使零件完成回火。现有油浴回火炉存在的问题是:
1、回火时零件在容器内静止不动,加热不均匀,回火一致性差;
2、回火后采用吊起料框在油槽上方滤油,占用行车,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作业者劳动强度大;
4、现有回火炉油烟大,不利于环保和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式回火炉,。
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回火炉,包括回火油箱和放置回火零件的筒体,所述筒体在油箱内被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转动机构驱动使其绕轴线转动,并由支承机构支承其转动,所述筒体内壁有螺旋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支承机构包括套于筒体外的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与筒体外壁相切并对筒体形成旋转支承。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和驱动链条传动的电机,所述链条传动的被动链轮套于筒体外使筒体与其一同传动,所述链条传动的主动链轮由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顶部与油箱通过铰轴铰接,所述框架及筒体一同由提升机构驱动绕框架与油箱的铰点转动倾翻以使筒体卸料。
进一步,所述提升机构为卷扬机,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卷筒和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端部与框架底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箱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抽油烟设备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回火炉,包括回火油箱和放置回火零件的筒体,所述筒体在油箱内被加热,所述筒体由转动机构驱动使其绕轴线转动,并由支承机构支承其转动,所述筒体内壁有螺旋导流板。零件回火时被螺旋导流板进行搅拌,提高了零件加热的均匀性,保证了零件回火的一致性。同时,回火后无需行车起吊筒体,由提升机构使筒体上下翻转,方便取零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筒体位于油箱顶部卸料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筒体1位于油箱内回火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滚筒式回火炉,包括油箱1,油箱1内设有加热管组11和搅拌叶片12,油箱1内设有筒体2,筒体2的内壁上有螺旋导流板3,筒体2由转动机构驱动使其绕轴线转动,筒体2转动时由支承机构对其支承。
将待回火零件放入筒体2中,加热管组11对油箱1内的油进行加热升温,搅拌叶片12使油受热均匀。油产生的热量通过筒体2传递给零件,使零件完成回火。回火过程中,筒体2转动,在导流板3的作用下,零件被搅拌,筒体2的转动方向要满足导流板3的导流方向朝向筒底,即按照右手螺旋法则,转动方向满足右手指向筒体2的底部,既可以避免零件跳出筒体,又增大了零件运动速率,使零件受热均匀,回火一致性好。
所述的支承机构包括套于筒体外的框架41和安装在框架上的滚轮组42,所述滚轮组42包括多个于同一圆周内均布的滚轮,每个滚轮与筒体2外壁相切,由滚轮组对筒体2形成旋转支承。滚轮组42的轴向位置靠近筒体2上部且位于油面上部,避免高温回火油对滚轮组42造成损坏。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51和驱动链条传动的电机52,电机52安装在框架42上,链条传动51的被动链轮511套于筒体2外使筒体与其一同传动,链条传动51的主动链轮512由电机52驱动转动。该转动机构同样位于筒体2上部且位于油箱的油面以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41的顶部与油箱1通过铰轴43铰接,筒体2与框架41轴向固定,即筒体2随框架41可一同绕框架41与油箱1的铰接轴摆动,并由提升机构来驱动两者摆动。回火完成后,提升机构驱动筒体2向上倾翻摆动,筒口可摆动至油箱外部处于水平或水平向下倾斜状态,此时可以方便取出零件,为了快速取零件,电机52反向转动(与回火时转向相反),使导流板3的导流方向朝向筒体2的筒口,零件在导流板3作用下快速从筒体2内运动至筒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厚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厚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5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