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土场防洪、蓄水、自流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6270.8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学志;贾爱果;袁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锡林浩特市森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2B11/00;E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026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土场 防洪 蓄水 自流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系统,尤其是指一种排土场防洪、蓄水、自流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当煤矿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世界约40%的煤矿生产使用露天开采方式。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被称为排土场。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
排土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排土场失稳将导致矿山土场灾害和重大工程事故,不仅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也将使矿山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排土场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暴雨与山洪造成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排土场经常要种植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植被的灌溉同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亟需一种防洪蓄水灌溉系统来抵御水土流失,不易获取水源浇灌植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土场防洪、蓄水、自流灌溉系统,来解决水土流失,浇灌植被不易获取水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排土场防洪、蓄水、自流灌溉系统,所述排土场为多层平台叠落而成,所述平台为圆台结构,每层平台从下而上不断减小,各层平台同轴放置,上层平台底面小于下层平台顶面,排土场整体成金字塔型,下层平台顶面与上层平台底面之间的圆环区域为平盘(1),所述平台圆台侧面为边坡(2),所述各层边坡(2)与底面的夹角相同,各层平台高度相同,最下层平台置于地面上,最上层平台顶面为顶平盘,在每层所述平盘上设置有多个深井(3),在所述平盘(1)上设置水渠(4),所述水渠(4)将所述同一平盘的深井(3)串联,所述深井底部设置有排水道(6),所述排水道(6)置于所述平台内部,所述排水道上接口(61)与所述深井(3)上部连通,下接口(62)设置于平台底部与外界连通。
所述各深井(3)与平台以同心圆环形均布。
所述深井(3)的高度为4-6米,所述水渠(4)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水渠(4)的底面与所述深井(3)底面相距3-5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采用环形深井串联的形式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被的浇灌。
2.通过排水道将积水逐级排放至地面,大大减小了单层平台的承载水量。
3.平台深井采用圆环形排布,分散积水压力至平盘所有区域。
4.水渠连通深井,将水流分散,降低局域深井的承载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K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实用新型本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排土场防洪、蓄水、自流灌溉系统,所述排土场为多层平台叠落而成,所述平台为圆台结构,每层平台从下而上不断减小,各层平台同轴放置,上层平台底面小于下层平台顶面,排土场整体成金字塔型,下层平台顶面与上层平台底面之间的圆环区域为平盘1,所述平台圆台侧面为边坡2,所述各层边坡2与底面的夹角相同,各层平台高度相同,最下层平台置于地面上,最上层平台顶面为顶平盘,在每层所述平盘上设置有多个深井3,在所述平盘1上设置水渠4,所述水渠4将所述同一平盘的深井3串联,所述深井底部设置有排水道6,所述排水道6置于所述平台内部,所述排水道上接口61与所述深井3上部连通,下接口62设置于平台底部与外界连通。
所述各深井3与平台以同心圆环形均布。
所述深井3的高度为4-6米,所述水渠4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水渠4的底面与所述深井3底面相距3-5米。
排土场每层平台的高度为10米,平盘的宽度为30米,所述边坡2与底面的夹角为35-36度。在边坡2上种植植被,来预防水土流失,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雨、洪水落于所述平盘1之上,通过所述深井3集聚,一部分将通过所述的排水道6排到下层平台,再通过下层平台的所述深井3集聚,进一步通过所述下层平台的排水道6流入再下级所述平盘1,逐级分流、降低排土场的积水承载压力。利用此种方法防患水土流失,所述水渠4将单独的同层深井3串联起来,这样可以均匀平盘1上的积水压力。同时可以通过深井3中的积水通过虹吸现象利用水位差,采用外接管对排土场的植被进行自流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锡林浩特市森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锡林浩特市森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6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