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角度可调节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154.8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花;曹清;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L1/04 | 分类号: | B43L1/04;A47B97/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调节 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节黑板。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黑板普遍为一体式的单一板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因笨重而移动不便,尤其在授课场所大且人员多的场合,因观察者所处位置与黑板之间的角度、距离等因素而难以甚至无未能看清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此外,由于体积庞大,既难以移动,又不便收藏于备用状态。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具有调节功能的黑板的技术信息,如文献A).公开号CN101519013A推荐有“调角防反光黑板”,该专利方案将黑板分成左黑板和右黑板(即左板体和右板体),左、右黑板之间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用于与左、右黑板铰接的铰链。该专利的技术要点是在左、右黑板上各设置一角度调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角度调节装置的操作而可使左、右黑板相对于墙体之间的夹角改变,以避免反光而影响观察。不足之一,由于未摆脱以墙体为载体,因而无法满足上下位移调整的要求;之二,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复杂,与墙体之间的连接麻烦;之三,不具有机动灵活性,例如无法移动;之四,由于在左、右黑板之间设置了中间立柱,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干涉影响;其五,由于与墙体为载体,因而不利于维护。又如文献B).授权公告号CN202911380U提供有“可折叠的黑板”,该专利方案相对于前述CN101519013A而言,由于将一对伸缩支架代替了角度调节装置,并且左、右黑板之间采用转轴实现彼此的铰接,因此在整体结构上较前者有所简化,但是基本上仍存在CN101519013A的前述不足。再如文献C).授权公告号CN203198511U介绍有“可调节角度的黑板”,将黑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两端各与液压装置固定,一对液压装置设置在墙体上,将黑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两端支承在弯钩上。使用时,即当要对黑板作前倾角度调整时,则由使用者对液压装置操作。该专利方案虽然能体现其余说明书第0010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未摆脱以墙体为载体的设计理念,因而无法对黑板作高度方向的调整;其二,由于采用了一对液压装置,因而不仅造价高,而且制造与安装以及维护均较为麻烦;其三,不具有移动性,不便于收藏于备用状态;其四,由于仅能对黑板作前倾斜角度的调整,因而对于处在黑板两侧并且距离黑板相对较远的观察者因反光原因而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黑板板体上下调节而藉以满足位于黑板板体正前方的并且位居后座的人群观察要求、有利于对黑板板体在多角度范围调节而藉以避免因反光影响位居黑板板体两侧的人群的观察效果、有益于体现良好的移动性而藉以满足灵活使用要求、有便于收藏于备用状态而藉以避免无为地占用空间和有益于简化结构并且使用方便而藉以体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多角度可调节黑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黑板,包括一支承架,该支承架包括一支承架横梁、一第一外支撑管和一第二外支撑管,第一外支撑管与支承架横梁的左端固定,第二外支撑管与第一外支撑管纵向并行并且与支承架横梁的右端固定;一对行走机构,该对行走机构中的其中一个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一外支撑管的下部连接,而该对行走机构中的另一个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二外支撑管的下部连接;一高度调节支架,该高度调节支架包括高度调节横梁、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第一内套管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横梁的左端固定,而第一内套管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外支撑管滑动配合,第二内套管与第一内套管纵向并行,该第二内套管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横梁的右端固定,而第二内套管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外支撑管滑动配合;一第一托臂和一第二托臂,第一托臂与所述第一内套管的上端铰接,第二托臂与所述第二内套管的上端铰接;一第一黑板板体和一第二黑板板体,第一黑板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托臂的一侧滑动地支承在第一托臂上,第二黑板板体朝向所述第二托臂的一侧滑动地支承在第二托臂上,而第一、第二黑板板体的相向一侧彼此铰接连接;一角度调节机构,该角度调节机构在对应于第一、第二黑板板体的相向一侧的底部的位置连接在第一、第二黑板板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外支撑管的上端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第一内套管锁定的第一锁定螺钉,而在所述的第二外支撑管的上端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第二内套管锁定的第二锁定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