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插式卸灰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231.X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14 | 分类号: | F16K3/314;F16K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插式卸灰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除尘器卸灰的斜插式卸灰阀。
背景技术
目前除尘器用的卸灰阀多为手动插板阀。常规的手动插板阀是通过手插拔或转动手轮带动插板沿水平方反复运动,使灰斗中的粉尘掉落至灰桶中,达到启闭功能。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轻便灵活、易安装、易拆卸等特点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插板阀本身的结构特点,插板与上、下板中间本身存在着一定间隙,容易积压大量的粉尘,导致插板移动艰涩,并且在插板阀开启过程时,大量的粉尘沿中间的缝隙带出,造成粉尘外泄,四处飘散,不仅污染了工作及周边环境,还造成对操作工人身体健康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除尘器卸灰阀存在的积灰和漏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斜插式卸灰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斜插式卸灰阀,采用插板阀2,所述插板阀2的阀体25上设有固连成一体的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所述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依次上下重叠并整体倾斜设置,其中,所述上板21在位置较低的位置开口并与锥管1底部出口固连,所述下板23对应的位置同样开口并连通至灰桶盖板31上的入口,所述中板22为框形夹板,与所述上板和下板围成插板24的活动空间,所述插板24与一个伸出阀体25的拉杆26连接,所述拉杆26与阀体25之间设有密封圈29。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之间通过螺栓固连,并在相邻两个板之间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插板24的厚度与中板22的厚度相当。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倾斜的角度为1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拉杆26平行于插板24设置,并从阀体25的较高处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插板24的底部设有连接块29与所述拉杆2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26与所述连接块29通过Y形接头27连接,所述Y形接头27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通过铰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插板阀,其阀体的阀板和插板均倾斜设置,在卸灰过程中,粉尘在具有坡度的平面上难以积压,会顺着倾斜坡度从低处的下板开口中落入灰桶中,有效的避免了粉尘在阀板和插板之间缝隙的积压,延长了卸灰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阀板之间以及阀体与拉杆之间增设密封圈和密封胶条,降低了粉尘泄露的几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插式卸灰阀在锥管和灰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插式卸灰阀的具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板、中板和下板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
1-锥管,
2-插板阀,21-上板,22-中板,23-下板,24-插板,25-阀体,26-拉杆,27-Y形接头,28-密封圈,29-连接块,
3-灰桶,31-灰桶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卸灰阀采用插板阀2,设置在除尘器的锥管1和灰桶3的灰桶盖板31之间。
结合参见图2,插板阀2具有相互重叠固连成一体三块阀板,分别为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固连成整体的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倾斜设置在阀体25上,倾斜角度在10°-20°,其中,上板21在位置较低的位置开口并与锥管1底部出口固连,下板23对应的位置同样开口并通过阀体25内腔连通至灰桶盖板31上的入口,中板22为框形夹板,与上板和下板围成插板24的活动空间。结合参见图3,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之间通过螺栓固连,并在相邻两个板之间设有密封胶条,插板24设置在上板21、中板22和下板23围成的内腔内,其厚度与中板22的厚度相当。插板24与一个伸出阀体25的拉杆26连接,拉杆26平行于插板24设置,并从阀体25的较高处伸出。拉杆26与阀体25之间设有密封圈29。
优选的,在插板24的底部设有连接块29与拉杆26连接,避免连接处与粉尘直接接触。拉杆26与连接块29通过Y形接头27连接,Y形接头27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通过铰轴铰接,一定程度的铰接可在插板运行不平稳时,保证拉杆运行的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控制阀套件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利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