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氛保护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787.9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鼎佳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0;F27D7/06;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05216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氛 保护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氛保护加热炉,属于无氧化加热炉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合金材料模锻前坯料需要进行少无氧化加热(scale-lessor freeheating),这是一种在坯料加热过程中形成少量或不形成氧化 皮(铁鳞)的加热工艺,影响这种氧化工艺的主要因素为炉内气氛、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于炉内气氛,少无氧化加热过程,通入氮气 或惰性气体是本领域常用的方法,需要全程保证炉内无氧环境才能够 保证坯料不被氧化,因此,保证炉内气氛稳定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指标; 对于加热温度,在加热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氧化指数会不断升高, 即时监控温度范围是保证加热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加热时间, 在同样的气氛和加热温度条件下,氧化随时间成正比增加,但是在未 加热完全的条件下单单缩短加热时间,会导致坯料加热不完全。由此 可知,为了达到效果最佳的少无氧加热,炉内气氛、加热温度和加热 时间是需要合理的兼顾。
在现有报道的专利文献中,CN103290201A公开了一种无氧化加 热炉,是在炉体内部设置独立的蓄热槽,进行预混后加热,这种方法 需要对炉体内部进行较大的改变,管路排布混乱,不易于检修,难以 兼顾加热时间的控制;CN101333589公开了一种无氧化加热路,利用 管道将高温惰性气体直接吹入炉内,该装置恒温性差,加热不均; CN1140490公开了一种无氧化加热方法和装置,采用轮流送风保证炉 内气氛稳定,在轮换过程中,空气容易混入炉内。
因此,能够完整的具有气氛控制系统,同时能够针对这个气氛系 统对炉体进行合理的改进的新设备,现有文献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氛保护加热炉,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气氛控 制系统,合理控制气氛、温度、时间等重要因素,对加热炉体内相应 的改进,使炉内无氧环境稳定,加热性能提高,使用清洁能源,节能 环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氛保护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壁具有炉衬,所述 炉体的内膛两侧排布有燃烧系统,炉体的侧壁安装有氮气控制系统, 并且该氮气控制系统延伸至所述炉体的内膛;所述炉体顶部安装炉门 总成和炉门压紧总成。
所述炉体是型钢和钢板焊接成型的炉体。炉体选用硬度较高的材 质,能够有效支撑炉内部件,同时炉衬选择保温材料,从物理参数角 度保证炉体内温度的稳定性。
所述炉体内膛具有两个独立的燃烧室,每一个所述燃烧室均具有 一套所述氮气控制系统。
所述氮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罐和换热器,所述储气罐连接进气管 路对炉体内膛进行进气,所述进气管路通过电信号连接温控表和氧含 量分析仪,所述温控表电信号连接出气管路。
所述燃烧系统是辐射管式加热设备。
典型的合金材料模锻前坯料有合金结构钢、超高强度钢、不锈钢 和马氏体时效钢,这些材料对于加热温度要求较高,而在无氧加热工 艺中,加热时间又是必须兼顾的重要指标,选择辐射管式加热设备能 够使坯料快速升温,传热能力极大,保证炉内气氛稳定。
所述气氛保护加热炉还具有炉门提升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改进,加热气源可以选择天然气,达到 了更加节能的效果,同时兼顾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创新的氮气控制系统可以精准检测炉体内膛氧含 量,通过氧含量自动控制气氛流量保证炉体内膛的无氧环境,满足工 件的加热要求。
3.本设备在高温运行中,装载量远远大于普通设备的前提下可以 满足各种异型工件的加热所要求的性能指数,大大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烧系统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燃烧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氮气控制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鼎佳炉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鼎佳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