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自突触驱动的HR神经元模型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8010.4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栋;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0 | 分类号: | G06K19/00;G06N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突触 驱动 hr 神经元模型 电路 | ||
1.一种模拟自突触驱动的HR神经元模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60A,所述芯片U60A的同相端与电阻Rx132串联后接入地线,所述芯片U60A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x126后接入芯片U60D的反相端,所述所述芯片U60D的同相端与电阻Rx135串联后接入地线,所述芯片U60D的的反相端与电阻Rx126之间还连接电阻Rx125,芯片U60A的反相端与电阻Rz40串联后接入芯片U60B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60A的反相端与芯片U60A的输出端还并联一电容CZ9,芯片U60B反相端与芯片U60B的输出端相连接,芯片U60B的同相端与电阻Rz35串联后接入芯片U60C的输出端,芯片U60B的同相端电阻Rz36串联后接入地线,所述芯片U60C的同相端与电阻RZ44串联后接入地线,芯片U60C反相端分别与电阻Rz37、电阻Rz38、电阻Rz39连接,所述电阻Rz38与V1p6节点连接,所述电阻RZ37与芯片U60D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z39的一端与电阻RZ34连接后接入芯片U60C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61A的反相端分别与电阻Rx137、电阻Rx116、电阻Rx140、电阻Rx192、电阻Rx123、电阻Rx139、电阻Rx122和电阻Rx138连接,所述芯片U61A的同相端与电阻Rx136连接后接入地线,所述芯片U61A的输出端与电阻RX124连接后接入芯片U61A的反相端,所述芯片U61A的输出端与电阻Rx115连接后接入芯片U61B的反相端,所述电容Cx1分别与芯片U61B的反相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61B的同相端与电阻Rx134连接后接入地线,所述电阻Rz47与芯片U61C的同相端连接,所述芯片U61C的反相端与电阻RZ41连接后接入电阻RZ39与芯片U58的第一针脚连接;
所述电阻Rx123与所述芯片U59上的第七针脚连接,所述芯片U59的第七针脚还串联电阻Rx119和电阻Rx120后接入地线,所述电阻Rx139、电阻Rx122和电阻Rx138并联后接入芯片U59的第四针脚上,所述电阻Rx121分别与芯片U62A的输出端、电容CY5、电阻RY31连接,所述电容CY5和电阻Ry31并联后接入电阻RY30,所述电阻RY30与nC节点连接,所述芯片U62A同相端与电阻RY39连接后接入地线,所述芯片U62A的反相端与所述电阻RY2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Y27与所述芯片U62B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62B的反相端与所述电阻RY28连接后接入地线,所述芯片U62B与所述电阻RY27之间还连接电阻RY29一端,所述电阻RY29的另一端连接在芯片U62B的反相端和电阻RY28的之间;
所述芯片U59的第四针脚连接与电阻RZ42电阻连接后接入芯片U61D的反相端,所述芯片U61D的同相端与电阻RZ43连接,所述电阻RZ43与芯片U58的第七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z43与芯片U58的第七针脚之间连接电阻Rx117,所述电阻Rx117与电阻Rx118连接后接入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自突触驱动的HR神经元模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中的nC和V1p6节点表示直流电位由恒压源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自突触驱动的HR神经元模型的电路,所述神经元的自突触效应Iaut=gaut[x(t-τ)-x(t)],其中,X膜电位输出分别与电阻Rx151和延迟单元T1连接,延迟单元T1与电阻Rx163连接后接入芯片U65C的反相端所述芯片U65C的同相端与电阻Rx145连接后接入地线,所述电阻Rx163与芯片U65C的反相端之间还连接电阻Rx162后接入芯片U65C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65C的输出端与电阻Rx149连接后接入芯片U65D的反相端,所述芯片U65D的同相端与电阻Rx150连接后接入地线,所述电阻Rx151与芯片U65D反相端连接后接入电阻R13,所述电阻R13连接芯片U65D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65D的输出端得到刺激电流Iau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自突触驱动的HR神经元模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单元T1是由全通滤波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0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行业通用铭牌
- 下一篇:一种射频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