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手动加压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8541.3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金振晓;刘洋;梁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手动 加压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加压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战创伤以及地质灾害等造成伤病员大量失血,体内血容量不足,进而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致命的危险。快速补液是纠治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如何快速而有效的补充容量是决定伤病员能否存活的重要条件。
加压输液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输入更多液体的有效手段,能够快速的补充伤病员的体液丢失,是挽救伤病员性命的重要途径。如何快速有效的实现加压输液是我们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加压输液装置在如何增高压力方面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方法:1.输液袋挤压法:通过对输液袋外部增加加压挤压装置来提高输液袋的压力,以达到加压输液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加压效果不满意,装置体积大,无法精确计算已经补入的液体量,输液完成更换输液袋需要放气重新打开,更换后固定再重新打气,过程复杂。2.输液瓶增压法:通过对输液瓶内打气等方法,提高瓶内压力,进而达到加压输液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容易造成液体的空气污染,且由于近些年袋装液体已经逐步取代瓶装液体,这种方法对输液袋效果不佳逐步失去应用价值。3.对于输液器途径有单向活瓣的挤压式,球囊的材料限制了这种方式的效果,球囊在挤压一段时间后回弹缓慢,限制了液体的充入速度。4.输液器管路上连接滚压泵的补液方式。
以上这些设计对于管路连接不够重视,输液管路之间连接不紧密或管路之间容易松动脱落,会造成污染甚至是感染的危险。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加压输液装置的使用条件和环境估计不足,需要快速大量补充容量的伤病员要在第一时间补充容量,这个过程往往是在灾害现场、战场的现场救治场所或后送的救护车上,环境嘈杂、现场混乱、操作空间狭小,不确定的操作更容易出现失误甚至污染感染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匹配各种输液管路、密闭不发生污染的便携式手动加压输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开设有入液端和出液端的滚压泵,所述入液端固定有入液端标准接口,用于与输液器或输液器滤器后接头相配合;所述出液端固定有出液端标准接口,所述出液端标准接口设置有螺纹锁紧装置,用于与静脉置管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入液端标准接口和出液端标准接口均连接有备用接口,并在接口上方设置有接口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调节阀为三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滚压泵连接有用于手持的手柄,滚压泵的转轴上连接有可折叠的转柄,所述手柄所在平面与转柄所在平面分别位于滚压泵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滚压泵内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硬质限位凸起,所述滚压泵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出均设置有与硬质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滚压泵的入液端和出液端设置入液端标准接口和出液端标准接口,入液端标准接口与输液器或输液器滤器后接头相配合固定连接,出液端标准接口与静脉置管相配合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并且最大限度的避免管路脱落造成污染。并且本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够实现快速连续补充液体,而且整个装置密闭性好,不会出现松动脱落造成污染;适合救灾环境以及野战条件下现场救治使用。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备用接口和接口调节阀,当标准接口堵塞或发生故障时,使用备用接口,使用方便,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手柄与转柄分别位于滚压泵的两侧,有效避免了在使用时两只手发生碰撞,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硬质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更好的将内管固定在泵体内,避免使用过程中内管移位,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压泵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滚压泵;2为入液端标准接口;3为内管;4为手柄;5为限位凸起;6为接口调节阀;7为转柄;8为出液端标准接口;9为螺纹锁紧装置;10为备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护理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