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控制的内燃机冷却风扇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8954.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学功 |
主分类号: | F01P5/04 | 分类号: | F01P5/04;F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内燃机 冷却 风扇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的内燃机冷却风扇离合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为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都装有风扇;试验表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风扇工作的时间不到10%;其它时间风扇工作对内燃机有害无益。为此许多内燃机采用装有电磁离合器的三速风扇,靠线圈的电磁力控制摩擦片的结合和分离来实现动力传递与中断,进而控制风扇的转速,以减少风扇消耗的功率、节省燃油。这种风扇离合器不仅构造复杂,而且,由于靠摩擦实现结合和分离,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的内燃机冷却风扇离合器,该离合器主要由风扇轴、主动轮、从动盘、线圈和控制电路组成。依靠线圈通电后主动轮与从动盘之间的磁力,使主动轮和从动盘联系在一起,实现从动盘随主动轮转动;从而驱动风扇工作。与普通三速电磁离合器相比,只用一个线圈,结构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主要由风扇轴、主动轮、从动盘、涡流盘、轴承、线圈、线圈外壳和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的主动轮由轮毂、轮辐和轮缘组成,通过花键安装在风扇轴上;主动轮轮毂和轮缘之间形成环形空隙,轮辐处开有隔磁槽;在主动轮端面隔磁槽的两侧制有主动轮导磁齿。线圈及线圈外壳置于主动轮环形空隙内,线圈外壳与主动轮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线圈外壳通过线圈轴承装于风扇轴上。从动盘为圆盘形,其上制有与主动轮导磁齿相对应的从动盘导磁齿,从动盘通过从动盘轴承装在风扇轴上。涡流盘为圆盘形,用铝铸于从动盘上;涡流盘的厚度与从动盘导磁齿高相等;风扇固定在从动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采用电子电路控制,由电源、线圈、高速控制开关、中速控制开关、可控硅和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
工作原理:内燃机带动风扇轴和主动轮转动,当冷却液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开关都处于断开位置,线圈不通电;从动盘导磁齿与主动轮导磁齿之间无磁力,风扇低速运转。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中速控制开关首先闭合;通过脉冲信号发生器控制可控硅的占空比,使线圈得到较电源低的电压,线圈获得小电流;线圈产生的磁力线通过主动轮及其上的导磁齿、从动盘及其上的导磁齿构成闭合回路;并且在涡流盘上产生感应涡流。从动盘与主动轮上导磁齿之间的磁力和涡流磁场与线圈磁场相互作用,使主动轮和从动盘之间形成相互的吸引力;该吸引力使从动盘随主动轮转动,驱动风扇工作;此时从动盘转速低于主动轮转速。温度继续升高时,高速控制开关闭合,施加在线圈上的电压为电源电压,线圈获得大电流;使从动盘与主动轮上导磁齿之间的吸引力变大,从动盘与主动轮上的导磁齿相互吸引,不再脱开;从动盘与主动轮同步转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图中(1)螺母、(2)主动轮、(3)主动轮导磁齿、(4)从动盘导磁齿、(5)隔磁槽、(6)风扇、(7)线圈、(8)线圈外壳、(9)风扇轴、(10)线圈轴承、(11)风扇固定螺钉、(12)从动盘、(13)涡流盘、(14)从动盘轴承、(15)花键。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图中(1)可控硅、(2)高速控制开关、(3)脉冲信号发生器、(4)电阻、(5)电源、(6)中速控制开关、(7)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中的主动轮(3)通过花键(15)装于风扇轴(9)上,从动盘(12)通过从动盘轴承(14)装于风扇轴(9)上;线圈外壳(8)通过线圈轴承(10)装于风扇轴(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学功,未经蔡学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中冷出气管
- 下一篇:汽车散热器的上水室总成和汽车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