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火炉油烟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9336.9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曹齐来;潘胡江;王雷;李洋;吴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火 油烟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烟污染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回火炉油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处理行业的回火炉油烟处理方面,现有的技术措施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静电吸附结合机械处理的方式处理,这种方式需定期进行人工清理并对收集的废弃物进行进一步处置,工作强度大且收集物易形成二次污染;另一类是通过清洗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类方法需定期更换清洗液并对废弃的清洗液进一步处置,同时设置清洗池需投入较大的场地,占地较大且成本高,也会对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炉油烟处理装置,目的是实现回火炉油烟无害化处理的同时,保证处理方便,成本低,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回火炉油烟处理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燃烧室壳体两端分别设有油烟进入口和气体排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壳体侧面靠近油烟进入口处设有人孔门,所述燃烧室壳体内壁和所述人孔门端盖内侧浇注有浇注料,并设有固定所述浇注料的Y型铆钉;所述人孔门端盖上面设有燃烧器。
所述人孔门上设有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腔和所述燃烧器喷火口的耐高温钢管。
所述油烟进入口内设有油烟传感器,所述耐高温钢管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燃烧器电源开关与所述油烟传感器电路连接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还与警报器相连。
所述燃烧器包括点火装置、燃料箱、燃气输送管路和风机,所述风机设有与所述燃烧器电源开关相连的常闭开关。
所述浇注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尖晶石65-66.7%,粉料28.6-30.2%和水4.8-5.7%,所述尖晶石由0-3mm、3-6mm、6-8mm、8-10mm和10-12mm五个粒度等级等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粉料由高硅粉、高铝粉,偏硅酸钾和防爆纤维丝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火炉中排出的高温油烟(约350℃-400℃)进入燃烧室,此时由于管道截面突然增大,油烟通过的速度会降低,通过燃烧器火焰覆盖区域时,受到1100℃左右的高温灼烧进而自我燃烧,通过合理的燃烧室空间设计以及燃烧器火焰覆盖区域布置,油烟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里可以充分的燃烧分解,分解产物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的N2、O2、H2O、CO2和少量NOX等气体,可以直接向大气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处理彻底,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成本小,又能满足回火炉油烟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
1、燃烧室壳体;2、气体排出口;3、人孔门;4、浇注料;5、Y型铆钉;6、耐高温钢管;7、燃烧器;8、人孔门端盖;9、油烟进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火炉油烟处理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1,燃烧室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油烟进入口9和气体排出口2。燃烧室壳体1的内表面浇注有浇注料4,且在浇注料4上均匀分布有若干Y型铆钉5,通过这些Y型铆钉5将浇注料4固定在燃烧室壳体1上。
具体来说,对一个尺寸为5000×2200×2000mm的常规回火炉进行烟气处理,按烟气最大生成量1600Nm3/h计算,需要采用燃烧室内腔尺寸为φ1400×2000mm。人孔门3直径约为Φ600mm以满足人员进入维修需要,油烟进入口9和气体排出口2的直径约为Φ400mm。在所述燃烧室壳体1侧面靠近油烟进入口9处设有人孔门3,以人孔门端盖8盖住。
通过人孔门3进入燃烧室壳体1内部。浇注1700型浇注料4,该浇注料4的厚度约为200mm。同时浇注料4通过均匀分布的Y型铆钉5固定。内植的Y型铆钉5高度约为180mm,相邻的Y型铆钉5间距约为250mm。
燃烧室壳体1内部浇注浇注料4完工后,在人孔门端盖8内侧浇注浇注料4,人孔门3内部中心处有穿过浇注料4和人孔门端盖8的耐高温钢管6。所述人孔门端盖8上面固定有燃烧器7,燃烧器7的喷火口对着所述耐高温钢管6。燃烧器7的点火装置点燃后风机将燃气不断从喷火口喷出,进而点燃燃烧室内的油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93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新型工业炉密封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