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0433.X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8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钊;谭琨;耿池华;王永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昊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无线 语音 呼叫 系统 | ||
1.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升降机的吊笼内的接收主机,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均安装有通过无线调频信号与接收主机相连的发射器,所述接收主机包括一主机壳体,在主机壳体的内部的电路板上设有一主机控制电路,供电电源通过一稳压电路与主机控制电路相连,主机控制电路通过一信号接收电路与设置在主机壳体外侧的接收天线相连,主机控制电路通过一语音播报电路与扬声器相连,扬声器与设置在主机壳体表面的出音口位置相对,一数码显示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机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发射器包括一发射器壳体,在发射器壳体的内部的电路板上设有一发射器控制电路,发射器控制电路通过一高频载波电路与一设置在发射器壳体内部的发射天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包括左吊笼和右吊笼,在左吊笼和右吊笼内分别设有一接收主机,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均安装有通过无线调频信号与两接收主机相连的发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控制电路包括一主机控制芯片U2,所述主机控制芯片U2为STM8S103芯片,在主机控制芯片U2的PA3引脚连接一按键开关电路,所述按键开关电路包括一与引脚PA3相连的一开关S,一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PA3引脚相连,在开关S和PA3引脚之间设有一端接地设置的电容C1;在主机控制芯片U2的VDD引脚连接一π型滤波电路,在π型滤波电路的靠近VDD引脚一端的电容两端并联一钽电容C18;在主机控制芯片U2的NRST引脚连接一电容C8,一电阻R24的一端与NRST引脚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相连,又通过一电容C19接地设置;在主机控制芯片U2的PA1和PA2引脚连接一晶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一稳压芯片U3,所述稳压芯片U3为S-1155B33芯片,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与备用电池接口相连,又经一二极管D6与供电电源相连,VOUT引脚为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通过π型滤波电路的电感L1与主机控制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相互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2的一并联端连接在VIN引脚和二极管D6之间,另一并联端接地设置,相互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的一并联端与VOUT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播报电路包括一语音播报芯片U1,所述语音播报芯片U1为一WTV170芯片,语音播报芯片U1的PO1引脚、PO2引脚和PO3引脚分别与主机控制芯片的PB5引脚、PB6引脚和PB7引脚相连,语音播报芯片U1的AMP_N引脚和AMP_P引脚与扬声器相连,在/RESET引脚和PO1引脚上连接一抗干扰电路,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一设置在/RESET引脚和电源之间的电阻R26,和设置在PO1引脚与电源之间的电阻R25;在AUDIO_L引脚、EQL_OUT引脚和EQL_IN引脚上连接有音量调节电路;一电容C4的一端连接在VCC引脚和电源之间,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设置;R_FREQ引脚通过一电阻R23与电源相连,一电容C6的一端与R_FREQ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设置;一电容C5的一端连接在VDD引脚和电源之间,另一端接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主机控制芯片的PD4引脚连接一蜂鸣器电路,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一基极与主机控制芯片的PD4引脚相连的三极管Q10,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一设置在主机壳体外侧的蜂鸣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语音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显示电路包括一第一八段数码管DS1和第二八段数码管DS2,第一八段数码管DS1和第二八段数码管DS2的1号引脚、2号引脚、3号引脚、4号引脚、5号引脚、6号引脚、7号引脚、8号引脚分别通过一电阻与主机控制芯片相连,第一八段数码管DS1的9号引脚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10号引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主机控制芯片的PD0引脚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主机控制芯片的PD2引脚相连,第二八段数码管DS2的9号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10号引脚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主机控制芯片的PD3引脚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与主机控制芯片的PD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昊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昊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04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自动感知的电梯防踏空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垂挂式遮阳篷的辊筒支架的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