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两用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1018.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5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两用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两用筷子。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使用普通的筷子进行夹持食物时,一些又细又小或又细又长的食物例如面条、花生米等是很不容易被夹持住的,特别对于不会使用筷子的小孩子或外国人等来说,是很难操作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且容易夹持食物的新型两用筷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两用筷子,包括第一根筷子和第二根筷子,所述第一根筷子的上端向第二根筷子的上方延伸出第一圆弧弯曲部,所述第二根筷子的上端向第二根筷子的上方延伸出第二圆弧弯曲部,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的端面与第二圆弧弯曲部的端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榫,所述第二圆弧弯曲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榫可拆连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与第二圆弧弯曲部相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与第二圆弧弯曲部的厚度均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与第二圆弧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80~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根筷子和第二根筷子的材质均为竹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两用筷子结构巧妙、制作成本低且使用方便,可通过卯榫结构将原本分开的两根筷子结合在一起,可作为夹子使用,不仅方便人们夹持一些不易夹持的食物,而且方便不会使用筷子的人夹持食物,使用简单便捷;另外,还可以拆分,满足不同的使用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增添了几分趣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3为图2中筷子被按压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中:1-第一根筷子,11-第一圆弧弯曲部,12-凸榫,2-第二根筷子,21-第二圆弧弯曲部,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两用筷子,包括第一根筷子1和第二根筷子2,所述第一根筷子1的上端向第二根筷子2的上方延伸出第一圆弧弯曲部11,所述第二根筷子2的上端向第二根筷子2的上方延伸出第二圆弧弯曲部21,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11的端面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的端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11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榫12,所述第二圆弧弯曲部2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榫12可拆连接的凹槽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11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相对称,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11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的厚度均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11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的端面厚度是起始截面厚度的1.5~3倍;所述第一圆弧弯曲部11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的弯曲角度为80~90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根筷子1和第二根筷子2的材质均为竹子,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弹性较好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第一圆弧弯曲部11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相分离时,两根筷子可作为普通的筷子使用,如图4所示,方便用来夹持饺子等;(2)当第一圆弧弯曲部11与第二圆弧弯曲部21通过榫槽结构相结合时,该新型两用筷子可作为夹子使用,如图5所示,方便用来夹持面条等不易夹持的食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1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