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外壳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1154.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闫会朝;丁磊;李晓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玉通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外壳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机外壳保护膜,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手机塑料壳表面装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交流,但手机外壳大多采用塑胶注塑成型,外观较差,需要进一步表面装饰工艺,如表面喷涂、不导电真空金属化等,中国文献 CN 103147045 A公开了一种塑胶壳体的金属化表面装饰处理方法,是直接在塑胶壳体上镀膜来获得金属化效果,工艺复杂。
目前,手机壳体制造商往往在壳体表面附着保护膜以起到保护装饰作用,然而现有的手机壳膜层颜色单一且表面易产生反光,没有亚光效果及图案。同时,作为手机外壳的外膜层,还必须保证安全,达到不导电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外壳保护膜,其贴附在手壳外壳表面,具备不导电性、亚光效果以及微弱的金属光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机外壳保护膜,是由底膜及其上依次叠加的胶水层、亚光层及耐磨层组成,其中底膜为PET层,亚光层为氧化锆层具备亚光效果及微弱的金属感,耐磨层为氧化钛层,且氧化锆层与氧化钛层厚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胶水层厚度为0.05-0.1nm,其上压印花纹或图案使得最终具备印花纹路。
进一步,所述氧化锆层厚度为8-10nm,使得具备半透明白色。
进一步,所述氧化钛层厚度为8-10nm,增加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将PET树脂层、印花胶水、氧化锆层、氧化钛层复合在一起,可以控制手机外壳表面的膜层在不导电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是应用在手机塑料外壳表面,在PET上面,涂上印花浇水,印花浇水上面可以有花纹及图案;再磁控溅射上氧化锆,然后再磁控溅射氧化钛,使得最后具有不导电性,降低反射率,和亚光性,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量产效率高,良率高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手机外壳保护膜,是由底膜及其上依次叠加的胶水层2、亚光层及耐磨层组成,其中底膜为PET层1,亚光层为氧化锆层3具备亚光效果及微弱的金属感,耐磨层为氧化钛层4,且氧化锆层3与氧化钛层4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胶水层2厚度为0.05-0.1nm,优选为0.07 nm,其上压印花纹或图案使得最终具备印花纹路。本实用新型采用氧化锆层3厚度为8-10nm,使得具备半透明白色,氧化锆层为二氧化锆层;所述氧化钛4层厚度为8-10nm,增加耐磨性,氧化钛层为二氧化钛层。
本实用新型将PET树脂层、印花胶水、氧化锆层、氧化钛层复合在一起,可以控制手机外壳表面的膜层在不导电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是应用在手机塑料外壳表面,在PET上面,涂上印花浇水,印花浇水上面可以有花纹及图案;再磁控溅射上氧化锆,然后再磁控溅射氧化钛,使得最后具有不导电性,降低反射率,和亚光性。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玉通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玉通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1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单色侧面翻盖屏的双屏手机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手机挂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