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1689.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章祖翼;林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神州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锥形 双重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属于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锥形阀的主要构造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采用单层橡胶密封设计,使用时,水压直接作用的橡胶密封圈上,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有泄漏的隐患。特别是长久使用后,橡胶密封圈硬化,更易破裂,造成大量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硬密封和软密封结合方式,轻松止水,确保阀门零泄漏的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顶部安装尾盘座,尾盘座经第一螺钉与尾板相固定,尾盘座中安装密封圈,所述的外筒体顶部安装前挡圈,尾盘座和密封圈与前挡圈斜锲密封接触;所述的外筒体底部安装后挡圈,后挡圈经第二螺钉与压盘相固定,后挡圈中安装轴用油封,后挡圈与内筒体的外筒壁硬接触密封,轴用油封与内筒体的外筒壁软接触密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有两处密封结构,第一处密封是在内筒体上的尾盘座、密封圈与外筒体上的前挡圈的双重密封,第一重密封结构为内筒体尾盘座和外筒体前挡圈的硬密封结构,第二重为内筒体密封圈和外筒体前挡圈的橡胶密封圈软密封结构;第二处密封是内筒体的外筒壁与外筒体上的后挡圈、轴用油封的双重密封,第一重为内筒体的外筒壁和外筒体上的后挡圈的硬接触密封结构,第二重为内筒体的外筒壁和外筒体上的轴用油封的软接触密封结构。有了双重密封结构,水在通过第一重硬接触密封时,泄漏量已降到很低,在通过第二重软接触密封后,就能很轻松的止住泄漏出来的水,达到零泄漏,保证阀门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锥形阀的双重密封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2,所述的内筒体1顶部安装尾盘座3,尾盘座3经第一螺钉4与尾板5相固定,尾盘座3中安装密封圈6,所述的外筒体2顶部安装前挡圈7,尾盘座3和密封圈6与前挡圈7斜锲密封接触;所述的外筒体2底部安装后挡圈8,后挡圈8经第二螺钉9与压盘10相固定,后挡圈8中安装轴用油封11,后挡圈8与内筒体1的外筒壁硬接触密封,轴用油封11与内筒体1的外筒壁软接触密封。本方案有两处密封结构,第一处密封是在内筒体1上的尾盘座3、密封圈6与外筒体2上的前挡圈7的双重密封,第一重密封结构为内筒体1尾盘座3和外筒体2前挡圈7的硬密封结构,第二重为内筒体1密封圈3和外筒体2前挡圈7的橡胶密封圈软密封结构;第二处密封是内筒体1的外筒壁与外筒体2上的后挡圈8、轴用油封11的双重密封,第一重为内筒体1的外筒壁和外筒体2上的后挡圈8的硬接触密封结构,第二重为内筒体1的外筒壁和外筒体2上的轴用油封11的软接触密封结构。有了双重密封结构,水在通过第一重硬接触密封时,泄漏量已降到很低,在通过第二重软接触密封后,就能很轻松的止住泄漏出来的水,达到零泄漏,保证阀门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神州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神州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1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装式起重变幅小车
- 下一篇:一种远传阀门阀位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