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用挡垢、贮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2576.4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辛民昌;王恪晴;张智峰;张居国;杨新房;孟子塬;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复合 油井 用挡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用挡垢、贮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稳定原油产量,提高原油采收率,广泛应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但采出的油液中会形成硅酸钙、碳酸钙、碳酸镁等盐类混合垢,抽油泵工作时,油管中的垢质或砂粒容易进入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沉积在抽油杆、油管、抽油泵的表面,结垢使抽油泵泵筒和柱塞的间隙逐渐变小,抽油泵柱塞垢卡频繁,检泵周期缩短,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给油田采油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元复合驱油井用挡垢、贮垢装置,有效防止垢质进入抽油泵,避免抽油过程中卡泵现象的发生,降低采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成本,有利保障采油作业的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三元复合驱油井用挡垢、贮垢装置,包括厚壁接箍Ⅰ、加粗油管、空心滑杆、挡垢罩、短节、厚壁接箍Ⅱ,加粗油管上端连接厚壁接箍Ⅰ、下端连接厚壁接箍Ⅱ、内部设置空心滑杆,其特征在于,在厚壁接箍Ⅱ的上端连接短节,短节上端开口封设有挡垢罩,挡垢罩套装在空心滑杆杆体上,短节、厚壁接箍Ⅱ和加粗油管形成环形贮垢空腔。
所述厚壁接箍Ⅰ上端设有可与上段油管连接的内螺纹,下端设有可与加粗油管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加粗油管两端带有内螺纹。
所述厚壁接箍Ⅱ上端带有与加粗油管连接的外螺纹以及与短节连接的内螺纹,厚壁接箍Ⅱ下端带有外螺纹。
所述短节为空心圆筒,下端带有与厚壁接箍Ⅱ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挡垢罩内部为通孔,外部两端带有圆锥面、中间带有凸台。挡垢罩中间的凸台与短节的上端配合,可以使挡垢罩卡在短节的上端,把垢质挡在短节与加粗油管形成的环形腔里。
所述空心滑杆包括空心滑杆杆头Ⅰ、空心滑杆杆体、空心滑杆杆头Ⅱ,空心滑杆内部为通孔,空心滑杆杆头Ⅰ、空心滑杆杆头Ⅱ带有外螺纹、扳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
上述三元复合驱油井用挡垢、贮垢装置设置挡垢罩,短节、油管和厚壁接箍Ⅱ形成的可存放垢质的环形空腔,可防止垢质进入到油井下端的抽油泵中,减少因垢质产生的油井故障。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减少因垢质产生的油井故障,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厚壁接箍Ⅰ;2、空心滑杆杆头Ⅰ;3、加粗油管;4、空心滑杆杆体;5、挡垢罩;6、短节;7、空心滑杆杆头Ⅱ;8、厚壁接箍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阐述。
三元复合驱油井用挡垢、贮垢装置,包括厚壁接箍Ⅰ1、加粗油管3、空心滑杆、挡垢罩5、短节6、厚壁接箍Ⅱ8,加粗油管3上端连接厚壁接箍Ⅰ1、下端连接厚壁接箍Ⅱ8、内部设置空心滑杆,其特征在于,在厚壁接箍Ⅱ8的上端连接短节6,短节6上端设置挡垢罩5,挡垢罩5套装在空心滑杆杆体4上,短节6、厚壁接箍Ⅱ8和加粗油管3形成环形贮垢空腔。
所述厚壁接箍Ⅰ1上端设有与上段油管连接的内螺纹,下端设有与加粗油管3连接的外螺纹;加粗油管3两端带有内螺纹;厚壁接箍Ⅱ8上端带有与加粗油管3连接的外螺纹以及与短节6连接的内螺纹,厚壁接箍Ⅱ8下端带有外螺纹
所述短节6为空心圆筒,下端带有与厚壁接箍Ⅱ8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挡垢罩5内部为通孔,外部两端带有圆锥面、中间带有凸台。挡垢罩5中间的凸台与短节6的上端配合,可以使挡垢罩5卡在短节6的上端,把垢质挡在短节6与加粗油管3形成的环形腔里。
所述空心滑杆包括空心滑杆杆头Ⅰ2、空心滑杆杆体4、空心滑杆杆头Ⅱ7,空心滑杆内部为通孔,空心滑杆杆头Ⅰ2、空心滑杆杆头Ⅱ7带有外螺纹、扳手方。
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2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筛管下放工艺的轨迹随钻测量机构
- 下一篇:油田压力采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