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火的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4330.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静;蒋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火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防水火的检查井。
背景技术
通信线缆在铺设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今后的维护和检查,需要预埋通信检查井。
由于检查井低于地面,检查井中常常积聚了一些可燃的气体,当遇到明火后,可燃气体快速燃烧,容易蔓延至整个地下通信网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通信检查井的设计体系中,最多具有排水,不具备灭火功能,不具有减灭火灾或阻隔火灾蔓延速度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水火的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火的检查井,包括井座、井筒、进管和出管;所述井筒、进管和出管交汇于井座;所述井筒竖立设置;所述进管和出管同轴心设置;所述井筒包括第一圆柱筒、第一圆台筒和第二圆柱筒;所述第一圆柱筒内壁底端设置有凹陷的卡环;卡环处嵌设有燃具;所述第一圆台筒呈倒置的圆台状,第一圆台筒上端连接第一圆柱筒,下端连接第二圆柱筒;所述第一圆台筒内壁卡触有上护具;所述进管和出管之间架设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一端设置有凸环,凸环内侧套设密封环,中间管另一端外侧轴向均布有卡条;所述进管内壁设置有与凸环相适应的滑动槽;所述出管内壁轴向均布有凹条;所述卡条插设于凹条;所述井座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绕井座中心等间距排布;所述井座外壁套设有排水环;所述排水环和井座围设成出排水腔;所述排水孔和排水腔相连通;所述排水环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燃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燃环和竖立设置的燃套;所述燃环呈中心开口的圆环状;燃环的中心开口直径小于第一圆柱筒的最小内径;所述燃套为中空的圆柱体;燃套顶端连接于燃环的外圆周;所述燃套外侧壁与卡环相顶触;所述燃套底端与上护具相触接。
所述上护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护环和竖立设置的上护套;所述上护环呈中心开口的圆环状;上护环的中心开口直径与第二圆柱筒的内径相同;所述上护环的外圆周与第一圆台筒的内壁相顶触;所述上护套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上护套顶端连接于上护环的内圆周;所述上护套底端触碰于第一圆台筒的底面。
所述上护套的外壁垂直延伸出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外端顶触于第一圆台筒的内壁。
所述燃具由易燃材料制成;所述上护具由膨胀石墨制成。
所述井座架设有水平的站条;所述站条的高度低于进管和出管,且高于排水孔;所述站条的底部贴设有底护具;所述底护具为有膨胀石墨制成的长条。
所述井筒上端盖合有导入板,导入板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导入区,导入区的直径不大于燃环的内径;导入区上布设有导入孔;所述导入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上孔的内壁呈圆柱形;所述下孔与上孔同轴心设置,且下孔的内壁呈倒立的圆台形。
导入孔上可以插设堵杆;堵杆的形状与导入孔的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遇到火灾时,本检查井封闭了内部空间,从而有效地隔绝了检查井与外围空间,防止火势的蔓延以及烟雾的扩散。
2.本检查井具有排水的效果。检查井中积聚的水,通过排水孔进入排水腔,最后由排水管排出。多个排水孔的设计,增加了通流能力,相对于开设一个大的孔洞,本结构减小了应力集中,保证了井座侧壁的强度,且底部排水效果更佳理想。排水环起到聚集排水孔排水的作用,相对于每个排水孔都连接一个管道的设计,本结构加工更简单,材料更节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导入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燃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上护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中间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00-井筒、110-第一圆柱筒、111-导入板、111a-导入孔、111b-上孔、111c-下孔、111d-堵杆、112-卡环、113-燃具、113a-燃环、113b-燃套、120-第一圆台筒、121-上护具、121a-上护环、121b-上护套、121c-上支架、130-第二圆柱筒、200-井座、201-站条、202-底护具、203-排水孔、204-排水环、205-排水腔、206-排水管、300-进管、400-出管、500-中间管、501-凸环、502-密封环、503-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4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生物防治剂和杀虫剂的组合物
- 下一篇: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