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865022.X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公告)号: CN204287952U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发明(设计)人: 苗毅;张理朝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主分类号: G05B19/418 分类号: G05B19/418
代理公司: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代理人: 王岩
地址: 100055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冷热 优化 控制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而暖通空调中的供冷、供热是建筑主要能耗点,合理匹配用户侧冷热源负荷偏差值是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点。如今很多耗能单位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地源热泵系统等实现降低能耗,但面临系统不稳定、人力投入过多,冷热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导致本该节能的设备反而成为更加耗能设备。

现有市场冷热联供控制系统仅根据环境温度预测冷热源负荷偏差值,由于建筑冷热需求不仅仅跟环境温度有关,还与建筑内部人员情况、末端空调设备运行情况、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无法准确预测实际冷热量值,实现系统超前控制。学者提出的将每个房间空调设备运行情况与人员分布情况等等全部接入系统,会导致系统非常庞大,成本成比例增加,让用户无法接受。冷热源控制策略方面多采用温度闭环,调节流量的方式实现,这种控制策略滞后时间很长,根本无法满足末端需求,往往需要人员干预,更无法使冷热源系统达到最大能效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冷热联合供给系统滞后时间长,非线性,强耦合而使系统冷热供给供需不平衡,系统能效比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应用于多种能源供给相互补充的节能建筑,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廉价能源的优势,实现冷热供给需求平衡,达到建筑节省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包括:用户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用户侧监控系统和热源侧监控系统,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壳体内;其中,用户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源、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保护设备和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数据采集器、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和传感器保护设备分别连接至电源;外部的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数据采集器以及传感器保护设备;数据采集器连接至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连接至用户侧监控系统;用户侧监控系统与外部的末端空调设备相连接;用户侧监控系统连接至热源侧监控系统,热源侧监控系统与外部的冷热源设备相连接。

用户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源、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保护设备和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其中,传感器采集用户的温度、湿度和CO2等环境数据,然后将环境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还原成环境数据的实际值,传输至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传输至用户侧监控系统。传感器保护设备保护外部的传感器不受供电波动而影响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以及防止因传感器短路或雷击导致损坏。用户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在壳体中,壳体底部有开口,安装接线端子。多个外部的传感器分别放置在建筑内的需要监测的区域,分别采集建筑内的典型区域的环境数据。进一步,在建筑外也设置有外部的传感器,用以采集建筑物周围的天气信息。

用户侧监控系统包括电源、处理器、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系统自检仪和用户侧触摸屏;其中,处理器、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系统自检仪和用户侧触摸屏分别连接至电源;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系统自检仪和用户侧触摸屏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系统自检仪还分别与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和用户侧触摸屏连接;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还与外部的末端空调设备相连接。电源为各个设备提供电源。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将数据传输至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并且外部的末端空调设备通过能耗采集接口,将末端空调设备的实时能耗值传输至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用户侧监控通信仪器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用户的环境数据自学习和优化用户习惯及需求,分析数据,预测下一时刻室内环境的冷热源负荷偏差值,然后再通过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将下一时刻室内环境的冷热源负荷偏差值传送到热源侧监控系统。用户侧触摸屏通过逼真的3D画面实时显示建筑当前环境参数,以及显示当前系统运行状况。系统自检仪用于对整个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不定时或异常触发的巡检,确定系统当前运转情况,并将自检结果传输至用户侧触摸屏显示。用户侧监控系统安装在壳体中,壳体的底部有开口,安装接线端子,壳体的表面有开口,安装用户侧触摸屏。外部的末端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未经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5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