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捣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5391.9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肖佳音;朱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佳音 |
主分类号: | B02C19/08 | 分类号: | B02C19/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捣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药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捣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捣药器是中医药医疗用具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器械,专利号为CN201320032773.9所述的中药捣药器,存在,捣药棒不方便在两个捣药腔间转换不方便,而且不方便拿出药渣,药液出口设在侧面,不方便药液的流出,会有药液残留,且不方便对整个罐体进行清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捣药器是中医药医疗用具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器械,专利号为CN201320032773.9所述的中药捣药器,存在,捣药棒不方便在两个捣药腔间转换不方便,而且不方便拿出药渣,药液出口设在侧面,不方便药液的流出,会有药液残留,且不方便对整个罐体进行清洗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捣药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上罐体、捣药棒、下罐体、固定过滤板和可拆卸研磨层,上支架和下支架上分别设有支撑环,且下支架位于上支架下方,上罐体底部为敞口,上罐体上分别设有捣药棒通过孔和挂钩,上罐体位于上支架的支撑环内,捣药棒穿过上罐体上捣药棒通过孔,且捣药棒球型棒头位于上罐体内部,下罐体顶部为敞口,下罐体设有药液出口,下罐体位于下支架的支撑环内,且下罐体的上沿与上罐体挂钩相配合,固定过滤板和可拆卸研磨层分别安装在下罐体内,且可拆卸研磨层位于固定过滤板上方。
还有接药罐,接药罐的入口位于下罐体药液出口得下方。
下罐体底部为锥形。
上支架和下支架上的支撑环分别为不锈钢外包硅胶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采用上下罐体分体模式,方便根据不同中药更换不同研磨层,最大化得保存中药药性,药液和药渣更方便被取出,且整个罐体清洗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支架和下支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架;2、下支架;3、上罐体;3-1、捣药棒通过孔;3-2、挂钩;4、捣药棒;5、下罐体;6、固定过滤板;7、可拆卸研磨层;8、接药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2、上罐体3、捣药棒4、下罐体5、固定过滤板6和可拆卸研磨层7,上支架1和下支架2上分别设有支撑环,且下支架2位于上支架1下方,上罐体3底部为敞口,上罐体3上分别设有捣药棒通过孔3-1和挂钩3-2,上罐体3位于上支架1的支撑环内,捣药棒4穿过上罐体3上捣药棒通过孔3-1,且捣药棒4球型棒头位于上罐体3内部,下罐体5顶部为敞口,下罐体5设有药液出口,下罐体5位于下支架2的支撑环内,且下罐体5的上沿与上罐体3挂钩3-2相配合,固定过滤板6和可拆卸研磨层7分别安装在下罐体5内,且可拆卸研磨层7位于固定过滤板5上方。
还有接药罐8,接药罐8的入口位于下罐体5药液出口得下方。
下罐体5底部为锥形。
上支架1和下支架2上的支撑环分别为不锈钢外包硅胶套结构。
工作方式:将下罐体5放置在下支架2上的支撑环内,将待捣药的中药放于可拆卸研磨层7上,把上罐体3罩在下罐体5上方,并通过捣药棒4将中药捣碎,药液则分别通过固定过滤板6和可拆卸研磨层7过滤后经下罐体5的药液出口流出到接药罐8中,完成捣药后,取出上罐体3将药渣取出,后对整个装置清洗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佳音;,未经肖佳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5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